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资源 > 新书推荐

中东国家政治发展研究

  • 发布时间:2025-04-29
  • 作者:刘媛
  • 字号:
  • 打印


v    名:中东国家政治发展研究

v    者:韩志斌

v  出版发行:天津人民出版社

v  作品语种:chi

v  出版时间:202412

v  ISBN9787201202594

 

内容简介

 

本书以专题研究与纵向梳理相结合的思路,对中东国家政治发展的若干问题进行综合研究。深入探讨西方政治文明对中东国家传统政治文明的挑战,特别是对于传统政治观念、政治制度、政治思潮的影响。同时,以若干中东国家作为个案,深入分析不同类型国家在政治发展道路和国家治理上的主要特征,总结归纳西方政治文明对中东国家政治发展的影响,特别是阐释当前中东国家政治动荡的根源。

 

作者介绍

 

韩志斌,西北大学社科处处长、中东研究所所长、区域国别研究院院长,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中东史。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中组部哲学社会科学(万人计划)领军人才、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国家民委民族问题研究国家中青年专家、高校区域国别学人才培养与学科建设联盟副理事长、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2项,重点项目1项,国家社科基金(含重大项目子项目)6项,教育部基地重大项目1项,在《历史研究》等国内外权威核心期刊发表论文70多篇。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人民出版社、商务印书馆等出版社出版著作10多部。相关成果获教育部、陕西省哲社成果二等奖多项。

 

目录

 

导论:国家建构与中东国家政治现代化的历史经纬
第一章 从威权政治到多党民主——土耳其政治发展道路的跃迁
第一节 晚期奥斯曼帝国的衰落及其历史转型
一、奥斯曼帝国的衰落与西方化改革的开启
二、晚期奥斯曼帝国的政治改革及其帝国终结
第二节 现代土耳其民族国家建构与威权政治的确立
一、民族独立运动与土耳其共和国的建立
二、凯末尔改革与威权政治的执政实践
第三节 土耳其多党民主制的启动及其曲折实践
一、多党民主制的开启与民主党的政治统治
二、军人政变与1960-1980年的多党政治
第四节 民主框架的理性收缩与土耳其新模式的探索
一、1980年军事政变与祖国党的政治统治
二、政治伊斯兰主义的转变与20世纪90年代的政治角逐
三、正义与发展党的执政实践与总统制的转变
第五节 关于土耳其政治发展道路的思考
一、土耳其的政治发展道路
二、影响土耳其政治发展道路选择的诸因素
三、土耳其政治发展道路的走向与历史启示
 

第二章 从家族政治到宗教政治——沙特阿拉伯政治发展道路的流变
第一节 沙特阿拉伯家族政治的发展道路
一、沙特阿拉伯家族政治的起源
二、家族政治的法制化进程
三、沙特王室的政治协商和权力制衡
四、沙特国家权力机构中的家族威权与权力制衡
五、沙特阿拉伯家族政治的发展模式
第二节 沙特阿拉伯宗教政治的发展道路
一、沙特阿拉伯宗教政治的起源
二、官方瓦哈比派宗教政治的定型
三、教俗合一的君主制度
四、宗教机构的官方化进程
五、教界成员势力的缩减


第三章 从议会民主宪政到复兴党威权政治——现代叙利亚政治发展道路的嬗递
第一节 何为“叙利亚”?——叙利亚政治地理区位的历史演变
一、“叙利亚”政治地理称谓的来源
二、叙利亚政治地理区位的历史变迁与最后固定
第二节 叙利亚现代政治发展道路的启动——议会民主宪政体制实践
一、独立初期的叙利亚议会民主宪政发展道路
二、军事独裁体制突起——议会民主宪政道路的重大挫折
三、“阿拉伯联合共和国”——中产阶级议会精英的泛民族主义治国实验
四、普力夺失范状态的继续与议会民主宪政道路的终结
五、叙利亚议会民主宪政道路最终夭折的内在逻辑
第三节 叙利亚现代政治发展道路的转折——复兴党一党专政体制实践

一、叙利亚复兴党的诞生及其早期政治演化

二、复兴党军政一体一党专政体制的确立、发展与转变

三、军政一体一党体制道路与叙利亚政治社会的双向结构性变革

第四节 叙利亚现代政治发展道路的里程碑——阿萨德威权体制的建构与探索

一、阿菲兹·阿萨德领袖威权体制的确立及其意义

二、阿菲兹·阿萨德威权体制确立的继承性历史基础

三、阿菲兹·阿萨德威权体制的宏观体系架构

四、阿菲兹·阿萨德威权体制的主要政治特征

第五节 叙利亚现代政治发展道路的新转折——巴沙尔开明威权体制改革与叙利亚国家危机

一、开明威权体制改革

二、改革逐步停滞与国家政治危机

三、政治危机爆发的多重诱因


第四章 从传统君主制度到现代混合政治制度的演进——伊朗政治发展道路中的教俗权力博弈

第一节 恺加王朝与伊朗立宪革命:从君主专制到宪政君主制

一、恺加王朝末期的伊朗国内形势

二、恺加王朝末期伊朗与西方政治文明的交往与碰撞

三、伊朗立宪革命的政治发展使命与具体过程

四、伊朗立宪革命的失败原因与政治遗产

第二节 礼萨·汗时期与伊朗政治变革:从传统专制到现代专制体制

一、礼萨·汗登位与伊朗现代专制体制的建立

二、整合国家政治权力体系

三、削弱宗教阶层政治力量

四、改造经济、社会与文化基础

五、礼萨·汗时期伊朗政治变革的特征、意义及缺陷

第三节 巴列维时期与伊朗政治突进:从白色革命到政治剧变

一、巴列维时期伊朗国内外形势

二、白色革命中的国家经济、社会和政治突进

三、政治突进中的伊朗民众利益分配危机

四、政治发展中的政权合法性危机

五、乌莱玛集团的抗争危机

第四节 霍梅尼政治理论与伊朗伊斯兰共和国初创:从世俗威权到政教合一

一、霍梅尼的伊斯兰思想与政治发展观

二、伊斯兰革命与伊朗政治发展的伊斯兰化

三、伊斯兰革命后法基赫政治体制的构建

四、霍梅尼时期伊朗政治流变的意义及影响

第五节 后霍梅尼时期与伊朗政治变迁:从全面伊斯兰化到政治一元开放

一、霍梅尼离世与宪法修订对伊朗政治发展的影响

二、拉夫桑贾尼时期的政治权力整合与派系重组

三、哈塔米时期伊斯兰式民主政治的实践

四、内贾德时期平民政治实践与领导权之争

五、鲁哈尼时期温和保守成为伊朗政治发展方向
第五章 从酋长国到议会共和制——黎巴嫩政治发展道路的演进

第一节 “自治”酋长国的瓦解与封建制度的终结

一、黎巴嫩酋长国与封建包税制度

二、酋长国的覆灭与巴希尔二世的遗产

三、1860年教派冲突与封建制度的终结

第二节 自治省时代——教派协和主义政治的雏形

一、《黎巴嫩山区管理基本组织条例》

二、自治省时期的政治与社会演变

三、几种民族主义认同的出现

第三节 一战的阴影——从军事管制到法国委任统治下的大黎巴嫩

一、第一次世界大战对黎巴嫩的政治颠覆与社会冲击

二、英国和法国对中东的瓜分

三、法国委任统治下的黎巴嫩共和制

第四节 独立后的黎巴嫩共和国(1943-1975)

一、真正的独立

二、巴勒斯坦人的涌人

三、商人共和国”——家族政治的黄金年代

第五节 现代黎巴嫩民族国家解构——1975年以后

一、内战的根源

二、内战中的主要事件

三、内战中主要的民兵组织

四、内战的影响

五、《塔伊夫协定》

六、内战以后的黎巴嫩政治发展
第六章 从君主专制到现代政治民主化的探索之路——埃及政治发展道路的变迁

第一节 1798-1952殖民时期:从君主专制到君主宪政制

一、殖民主义与穆罕默德阿里家族的现代化改革

二、英国委任统治期间宪政想法的萌芽

三、保护国制度与宪政的蓄力

四、埃及的“独立”与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第二节 1952-1981共和国时代:从总统独大到一党独大

一、纳赛尔时期:总统独大

二、萨达特时期:一党制向多党制的转变

三、“多党制”下的一党独大

四、“民族民主党”的运作方式

第三节 1981-2010穆巴拉克时期:民主化的推进

一、穆巴拉克统治初期:宪政制度下的权力巩固

二、政治继承构建中的党内民主化

三、穆巴拉克统治后期:宪政制度的民主化

第四节 埃及“1·25革命”之后:埃及威权政治的转型

一、埃及“1·25革命”爆发的原因

二、埃及“1·25革命”后:穆斯林兄弟会的民主化转型

三、从穆尔西到塞西:民主化与传统威权的合作
第七章 从部落社会到哈希姆王权国家——约旦政治发展道路的演变

第一节 部落主导下的政治探索:1921-1946

一、部落扶助下的外约旦建国                   

二、外约旦与英国势力的政治角力

三、部落支持下的政治构建

第二节 部落整合后的政治尝试:1946-2011

一、现代约旦王国的建立

二、约旦君主权威的强化

三、约旦政治自由化的探索

四、巴勒斯坦问题对约旦政治的影响

第三节 “阿拉伯之春”后的政治治理:2011年至今

一、“阿拉伯之春”后的约旦政治治理路径

二、“阿拉伯之春”后的约旦政治治理困境

三、对未来约旦政治发展的思考

结语
第八章 从强化王权到宗教管控——摩洛哥政治发展道路的演变

第一节 政治流变:从专制集权到政治开放

一、从强化王权到专制独裁(1956-1970)

二、从专制独裁到有限的政治开放(1970-1999)

三、渐进的改革之路(1999-2020)

第二节 宗教政策:加强宗教监管,防范极端思想

一、加强对官方宗教话语的控制

二、打击宗教极端主义

三、拉拢温和宗教团体

第三节 对摩洛哥政治发展道路的思考

一、王权的二重性:政治与宗教合法性

二、摩洛哥政府的顽疾:政党的软弱与投机

三、摩洛哥经济生活的障碍:腐败

结语
第九章 从部落社会到民族国家——索马里政治发展道路的曲折历程

第一节 从被殖民到托管:部落社会的现代化变革

一、索马里部落社会的生成

二、殖民政府对部落社会的初步改革与整合

三、索马里部落的抵抗运动

第二节 联合国托管时期索马里国家雏形的生成

一、意大利托管领地

二、英国托管领地

三、索马里的独立建国

第三节 索马里共和国时期的政治发展

一、新政府的国家建设

二、外交领域的争执

三、政党政治的发展

第四节 从社会主义到专制统治:民主共和国的政治变迁

一、“不流血”的政变

二、西亚德政府的“科学社会主义”

三、与苏联的外交关系

四、与美国的外交关系

五、民主共和国的终结

第五节 走向内战:国家失败与社会危机

一、索马里的“四分天下”

二、艰难的国家重建

三、联合国“八二五九”次会议

四、索马里国家重构新模式

五、当前索马里存在的社会危机
结束语:中东国家政治发展进程中的政治文化和政治危机
参考文献
后记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国家体育场北路1号| 电话:010-87421044(科研处);010-87421067(办公室)| 邮政编码:100101
版权所有: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