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果(布)
国名 刚果共和国(The Republic of Congo,la Republique du Congo)。独立之初~1969年称刚果(布拉柴维尔)共和国,简称刚果(布);1969年12月~1991年5月称刚果人民共和国;1991年6月后改称现名。
面积 342000平方公里。
人口 273.39万1997年数字,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8人(1998年)。南方铁路沿线和城市人口较稠密,占总数的80%以上。
民族或部族 全国共有大小56个部族,均属班图语系。最大的部族是刚果族,其中包括拉利族、维利族、巴刚果族等,主要分布在南部地区,约占人口总数的45%。太凯族主要在中部地区,占人口总数的20%。北部地区主要有:姆博希族,占人口的16%;桑加族,占3%;马卡族,占2%。此外,在北部原始森林中,还有为数不多的非洲矮人俾格米族,仍过着原始群居生活。
宗教 全国一半以上居民信奉原始宗教,1/3的居民信奉天主教和基督教,伊斯兰教徒占人口总数的3%。
语言 官方语言为法语。通用的民族语言,在南方为莫努库巴语,北方为林加拉语。
首都 布拉柴维尔(Brazzaville),人口95万(1996年)。
国家元首 总统德尼·萨苏-恩格索(Denis Sassou Ngueso),1997年10月25日宣誓就任。
自然地理
刚果(布)位于非洲中部,横跨赤道线,在北纬3.3℃至南纬5℃之间。北部同喀麦隆和中非共和国接壤,西邻加蓬,南部同安哥拉的卡奔达相联,东部同刚果(金)以刚果河和乌班吉河为界,西南濒临大西洋,海岸线长150公里。按地形由南往北可分五个地区:沿海低地;马永贝山区(平均海拔600~800米,最高处约1000米);尼亚里山谷和沼泽洼地;森林茂密的北方盆地。境内河流有30多条,最主要的是刚果河,在刚果(布)境内,河长1000多公里,对刚果(布)经济,特别是在航运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这条河也是刚果(布)同刚果(金)的界河。东北边境有乌班吉河,北部有桑加河、利库阿拉河、阿利马河等,这些河流都是刚果河的支流。西南部的奎卢河直接流入大西洋。刚果(布)南部属热带草原气候,中部、北部为热带雨林气候,炎热多雨。一年之中有两个雨季和两个旱季:1月中旬至5月中旬为大雨季;5月中旬至9月底为大旱季;10月初至12月中旬为小雨季;12月中旬至次年1月中旬为小旱季。大部地区年降雨量为1000~1600毫米,西部有些地区多达2000毫米以上。年平均气温在18℃~30℃之间,最高气温35℃,最低气温10℃。
历史
13世纪末,班图人即在中央非洲建立了刚果王国,包括若干以部落联盟为基础的小王国,其中比较大的有罗安果王国(在沿海地区,以现在的黑角为中心)和安济科王国(即马科科王国,以现在的布拉柴维尔为中心)。15世纪,葡萄牙人到达刚果河河口,从事奴隶贩卖活动;英法殖民主义者接踵而至,逐渐深入腹地,掠夺资源。1880年10月,法国军官布拉柴等从加蓬大西洋岸边的奥果韦河口经阿利马河到达刚果河右岸的波尔地区,即今日之布拉柴维尔,与马科科国王签订了“保护”条约,在这里建立了法国的殖民统治。1884年底至1885年初,帝国主义瓜分非洲的柏林会议将刚果河以西划为法国殖民地。1910年,刚果(布)成为法属赤道非洲四领地之一(其他三领地是:加蓬、中非、乍得),布拉柴维尔是法属赤道非洲的首府。1911年,为换取德国承认摩洛哥受法国“保护”,法国把赤道非洲四领地转让给了德国。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凡尔赛和约规定,赤道非洲仍归法国所有。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布拉柴维尔曾经是戴高乐自由法兰西的海外总部。1957年,刚果(布)取得半自治共和国的地位,1958年成为自治共和国,尤卢(Fulbert Youlou)任临时政府总理。1960年8月15日,刚果(布)宣布独立,定名为刚果(布)共和国,尤卢任共和国首任总统。
政治
1963年8月13~15日,刚果爆发“八月革命”,亦称“光荣的三天”,尤卢政权被推翻,马桑巴-代巴(Alphonse Massamba Debat)出任临时政府总理,同年12月19日当选为总统。1968年7月31日,恩古瓦比(Marien Ngouabi)和努马扎莱(Ambroise Noumazalaye)等联合发动“七三一运动”,推翻马桑巴—代巴,8月5日,成立全国革命委员会,作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恩古瓦比任主席。同年12月,恩古瓦比任共和国总统。1969年12月,恩古瓦比创建刚果劳动党,作为执政党,也是惟一合法的政党,恩古瓦比任刚果劳动党中央委员会主席、共和国总统、国家元首兼国务委员会主席,同时,宣布改国名为刚果人民共和国。1977年3月18日,恩古瓦比遇刺身亡,雍比(Joachim Ymombi-Obango)和萨苏(Denis Sassou Nguesso)等组成刚果劳动党军事委员会,作为国家最高权力机构,雍比任军委会主席、国家元首、部长会议主席。1979年2月5日,雍比被党的中央全会罢免,3月26~31日,刚果劳动党召开第三次特别代表大会,萨苏当选为党中央委员会主席、共和国总统、国家元首、部长会议主席。1990年刚实行多党制。1992年举行首次多党总统大选,泛非社会民主联盟主席利苏巴击败在任总统萨苏,当选总统。1997年6月至10月,刚发生内战,萨苏武力击败利苏巴,夺取政权并自任总统。1998年1月,刚召开“全国和解、团结、民主和重建论坛”,各党派及各界人士共1?400余名代表参加。会议全面否定利苏巴政权,决定在刚继续实行多元化民主,反对部族主义,重建部族间信任和团结;确立总统制政体,将总统任期由5年改为7年;确定3年弹性过渡期后举行总统大选。会议选举产生过渡时期全国委员会作为临时议会。政府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和平鸽”行动,解散私人武装,收缴私人武器,整顿社会治安。4月,前总统利苏巴派民兵在利的家乡布昂扎省穆永兹市与警察当局发生冲突,穆市市长被打死,布昂扎水电站一度被利派民兵控制。5月,萨苏总统签署法令在全国进行人口登记。8月,前总理科莱拉家乡普尔省爆发骚乱。11月,成立宪法委员会,草拟新宪法,为1999年宪法公决做准备工作。1998年底和1999年初,科派反政府武装在首都布拉柴维尔及附近地区频频向刚政府军发动进攻,先后两度攻入首都南部。利派民兵也在南方布昂扎、雷库木、尼阿里三省起事,并一度攻占部分市镇。但随后政府军很快控制局势。1999年1月12日,萨苏总统对政府进行了改组。
宪法 1997年10月24日,萨苏总统签署颁布“过渡期基本法”,废除了1992年3月15日全国公民投票通过的宪法。基本法规定:国家主权属于人民;共和国总统是国家元首、内阁会议主席、政府首脑和军队最高统帅;总统负责制定国家总政策,任命内阁成员和军队负责人,有权召集议会例行会议和特别会议;过渡期内,过渡议会不能解散,政府不受弹劾。议会 1998年1月举行的刚果“全国和解、团结、民主和重建论坛”选举产生“过渡时期全国委员会”作为临时议会,由75名议员组成。其主要任务是:审议并监督执行“论坛”决议;行使立法职能;监督政府行为;审议新宪法草案等。孔巴·朱斯坦(Koumba Justin)任过渡时期全国委员会执行局主席。
政府 本届政府成立于1997年11月2日,1999年1月12日改组,共有25名成员。主要成员有:总统办公厅主任兼国家监督部长、总统府部长热拉尔·比钦杜(Geraro Bitsindou),国防部长、总统府部长莱昆祖·伊蒂希·奥塞通巴Lekoundzou Itihi Ossetoumba,农业和畜牧业部长塞莱斯坦·贡加拉德·恩库瓦Celestin Gongarad Nkoua,司法和掌玺部长让·马丁·姆本巴(Jean Martin Mbemba),经济、财政和预算部长马蒂亚斯·恩宗(Mathias Dzon),外交、合作和法语国家事务部长鲁道夫·阿达达Rodolphe Adada,交通、航空和海运部长伊西多尔·恩武巴(Isidore Nvouba),领土整治和地区发展部长皮埃尔·穆萨Pierre Moussa,建设、城建和住宅及土地改革部长马丁·姆贝里Martin Mberi,装备和公共工程部长弗洛朗·齐巴(Florent Tsiba),内政安全和领土管理部长皮埃尔·奥巴 Pierre Oba,石油部长让·巴蒂斯特·塔蒂·卢塔德 Jean Baptiste Tati Loutard,能源和水利部长让·马里·塔苏瓦 Jean Marie Tassoua, 文化、艺术和旅游部长曼布·艾梅·尼亚利Mambou Aimee,Gnall女,卫生、互助和人道事务部长莱昂·阿尔弗雷德·奥平巴特 Leon Alfred Opimbat,矿业和环境部长米歇尔·曼普亚Michel Mampouya, 林业、渔业和水产资源部长亨利·琼博 Henri Djombo, 商业、供应、中小企业和手工业部长皮埃尔·达米安·布苏库-布姆巴 Pierre Damien Boussoukou Boumba,公职、行政改革和妇女发展部长让娜·丹本泽特Jeanne Dambendzet,女, 新闻、与议会联系部长、政府发言人弗朗索瓦·伊博维 Francois Ibovi,中小、高等教育和科研部长皮埃尔·恩齐拉 Pierre Ntsila,技术职业教育、青年体育和公民教育部长安德烈·奥孔比·萨利桑(Andre Okoumbi Salissan),邮电部长让·德洛(Jean Delot),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长当贝尔·恩杜阿纳(Dambert Ndouane),工业和全国私有业发展部长阿尔芳斯·姆巴马(Alphonse Mbama)。
行政区划 全国共划分10个地区(Region):布昂扎(Bouenza)、盆地(Cuvette)、西盆地(CuvetteOuest)、雷库木(Lekoumou)、利库阿拉(Likouala)、高原(Plateaux)、波尔(Pool)、桑加(Sangha)、尼阿里(Niari)、奎卢(Kouilou)。下设市镇、区和县。
司法机构 过渡期基本法规定,司法机构独立于行政和立法机构。最高法院负责审查法律、国际条约和协定是否符合过渡期基本法。共和国总统主持成立最高司法会议,通过最高司法会议确保国家司法机关的独立性。法院和法庭的检察官和法官由总统根据最高司法会议建议任命。特别最高法院负责审理总统在行使职权时犯有的叛国罪和议员及政府成员履行职务时的犯罪事实。现任最高法院院长普拉西德·朗加(Placide Lenga);总检察长加布里埃尔·昂查·埃比亚(Gabriel Entchaebia)。
政党 1990年实行多党制后,曾有30多个合法政党存在。萨苏总统重新执政后,宣布继续实行多元化民主。但原支持利苏巴的总统派各党基本退出政坛,现主要政党情况如下:
1、刚果劳动党〖HTSS〗(Parti Congolais Du Travail, 简称刚劳党,PCT)1969年12月31日成立。创始人为已故总统马里安·恩古瓦比(Marien Ngouabi)。原为刚惟一合法政党。1990年12月特别四大上彻底修改党纲党章,取消马列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作为党的政治指导,改“先锋队”为群众党。1992年在首届多党总统大选中失利,成为反对党。1997年10月内战结束后,重新成为执政党。有1.5万党员。主席德尼·萨苏—恩格索,总书记昂布瓦兹·爱德华·努马扎莱(Ambroise Edouard Noumazalaye)。
2、泛非社会民主联盟(Union Panafricaine Pour La Democratie Sociale,简称泛非联盟,UPADS)前政权执政党。1991年1月15日成立,6月30日获合法地位。该党约有50万名党员。创始人、主席帕斯卡尔·利苏巴于1992年8月当选为刚果共和国总统,1997年10月内战结束后流亡国外。1997年12月23日该党召集会议,原执行局成员、前政权国务部长、现政府交通部长马丁·姆贝里(Martin Moubery)当选为代理第一书记,并组成11人临时执行局,将利苏巴开除出党。1998年1月该党参加“全国和解、团结、民主和重建论坛”。目前该党活动很少。
3、刚果民主与全面发展运动(Mouvement Congolais Pour La Democratie Et Le Developpement Integral, 简称民发运动,MCDDI):前政权参政党。1989年8月3日成立,1990年底获合法地位。约有党员7万。该党创始人、主席贝尔纳·科莱拉(Bernard Kolelas),1994年7月当选布拉柴维尔市长,1997年内战期间被任命为总理,内战结束后流亡国外。1998年1月21日,该党召开会议,原副总书记、新政府工矿部长米歇尔·曼普亚(Michel Mampouya)当选为代理主席,勒当贝·昂比利(Letembet Ambilly)当选为总书记,会议还选举出19人组成的执行局。1998年1月,新任主席芒布亚代表该党参加“全国和解、团结、民主和重建论坛”。现该党基层组织仍有活动。
4、民主与社会进步联盟(Rassemblement Pour La Democratie Et Le Progres Social,RDPS)简称民进盟,1990年10月19日成立。创始人、主席为蒂斯泰尔·契卡亚(Thystere Tchicaya),总书记为当巴·恩特洛(Demba Ntelo)。契卡亚1994至1997年任黑角市长。内战结束后,该党明确支持萨苏新政权,参与战后重建。1998年1月契卡亚代表该党参加“全国和解、团结、民主和重建论坛”。目前该党基层组织仍有活动。
重要人物
德尼·萨苏—恩格索刚果劳动党主席,共和国总统。1943年生于刚果北部盆地省奥旺多(Owando),姆博希族人。早年曾先后在阿尔及尔和法国的军校学习。1961年参军,后历任伞兵营连长、营长、布拉柴维尔军区司令、陆军司令、国家保安局长等职。1963年8月参加推翻尤卢政权的“八月革命”。1968年参加“七三一运动”,后任全国革命委员会委员。刚劳党创始人之一。1969年刚劳党成立大会上当选中央委员。后历任政治局委员、常设军事委员会常务书记。1975年底任“特别参谋部”成员,兼负责国防和安全工作的部长级代表。1977年3月任革命军事委员会第一副主席,负责党务和国防方面的工作,并晋升为上校。1979年3月当选为党中央主席,出任国家元首和部长会议主席。同年8月就任总统。1984年和1989年连任。1989年晋升为上将。1992年8月,竞选总统失利后下野。1997年10月再次就任总统。任总统前曾3次访华。1980年7月和1987年4月作为总统访华。
经济
刚果(布)曾是非洲中等收入国家,石油和木材为其经济的两大支柱。国内生产总值1984年最高曾达9?585亿非洲法郎,人均收入达1?200美元。1985年以来,由于国际市场油价下跌、政局动荡、非洲法郎贬值以及债务负担沉重等,经济连年滑坡,陷入严重困境,被世界银行列为低收入严重负债国。1997年内战前外债高达60亿美元,人均外债2400美元。内战使刚经济几陷瘫痪。1998年6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欧盟和刚果布政府共同倡议在华盛顿召开刚果(布)出资者圆桌会议。刚果布提交战后重建计划,申请援助总额达5000亿非郎。7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批准该计划,决定解冻原被冻结的110亿非郎贷款中的60亿,同时向刚果(布)政府提出对国营企业私有化、审核拖欠债务、打击走私等要求。根据该计划,刚果(布)启动经济结构改革,整顿金融秩序,成立私有化委员会,着手对石油、交通、通讯和水电等产业进行私有化。由于石油价格下跌,1998年刚果(布)石油收入未能达到预期目标。据非洲发展银行1999年发展报告,1998年刚果(布)的国内生产总值为21.77亿美元,低于上一年的水平。刚果(布)国内生产总值的年均增长率1980~1990年为5.7%,1991~1998年的年均增长率为-1.6%。根据世界银行1998/99年世界发展报告,1997年的国内生产总值为22.98亿美元,人均收入为660美元,在世界上排名第89。
货币名称:非洲法郎CFA franc
汇率(1997年):1美元=583.67非洲法郎
通货膨胀率(1997年):11.3%
资源 刚果(布)的主要资源是石油和森林。石油资源分布在黑角沿海一带的大陆架油区(1.5万平方公里)和内陆盆地油区(约20万平方公里),蕴藏量约17亿吨。黑角一带还有丰富的天然气蕴藏。森林覆盖面积占国土的60%,约2?000公顷。此外还有钾盐(藏量10亿吨)、磷酸盐(藏量600万吨)、铁(藏量10亿吨)、铅、锌、锡等矿藏。
工矿业 刚果(布)的工矿业在刚果布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1997年其总产值为14.53亿美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632%。其中石油工业更是刚果(布)经济的支柱。石油工业在国家经济中占重要地位,刚果(布)20世纪从60年代后期开始在海上开采石油,1997年原油产量1280万吨,占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49%。80年代前半期,曾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0%,出口总额的90%,财政预算收入的80%以上。1985年以后,国际石油价格下跌。90年代,石油产值在刚果(布)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下降。
参与开采石油的公司主要有:埃尔夫刚果石油公司(Elf Congo),刚果(布)政府和法国埃尔夫阿奎坦公司合营,刚果(布)政府拥有25%股份。该公司控制了刚果(布)大部分石油勘探和开采业务;阿吉普刚果石油公司(Agip Congo),系刚果(布)政府和意大利阿吉普石油公司合营,刚果(布)政府拥有20%股份;阿莫科刚果石油公司(Amoco Congo),刚果(布)政府和美国阿莫科公司合营,刚果(布)方拥有50%股份;刚果国营石油公司,垄断国内石油产品的生产和销售。1982年底,黑角炼油厂建成投产,设计能力年处理原油100万吨。刚果(布)国内每年石油产品消费量约50万吨,自给有余。1970~1976年曾在黑角一带少量开采天然气,年产约1500万立方米。埃尔夫、阿吉普和刚果国营石油公司联合建立了刚果天然气公司,生产液化天然气,供应首都等大城市。
刚果(布)独立之初就已有一定的工业基础,主要是加工工业,其中有食品、纺织、皮革、化工等工业,主要集中在黑角、布拉柴维尔和恩卡依三市,工业产值曾占国内生产总值的30%。70年代以后,随着石油的开采,工业所占比重下降,1997年刚果(布)的制造业产值为1.41亿美元,占国民生产总值的6.7%。
刚果(布)现有发电能力12.8万千瓦,其中水力发电能力8.9万千瓦。年发电量约5亿度,不能满足国内消费的需要,每年需向刚果(金)购买电力1.5亿度。
农林牧渔业 刚果(布)1997年农、林、牧、渔业的总产值为2.19亿美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9.5%。刚果(布)全国可耕地面积820万公顷,已耕地约20万公顷,占可耕地的2.44%,一半以上在南方的波尔、尼阿里和布昂扎三个地区。主要粮食作物有:木薯、玉米、稻谷、花生、香蕉等。主要经济作物是:咖啡、可可、棕榈、甘蔗等。粮食生产由个体农民以传统生产方式耕作,经济作物有国营、合营或私营农场经营。刚果(布)的粮食不能自给,每年需进口15~20万吨。
刚果(布)自殖民时代即开始采伐木材,并较早地建立了木材加工工业。木材品种共300余种,其中可供出口的有奥库梅木(Okoume)、达木(Did)、铁木(Tet)、刺果木(Czigd)等40余种。经加工出口的主要产品是锯木、贴面板和胶合板。20世纪70年代初期是刚果(布)原木生产的高峰,1971年砍伐量曾达83.7万立方米。由于国际市场木材价格下降,企业经营管理不善等种种原因,木材产量逐渐减少,至90年代,平均年产量只有30~40万立方米。木材出口在50年代末曾占刚出口总值的87.5%,60年代末和70年代初,保持在60%的水平。70年代以后,石油大量出口,加之木材产量减少,木材出口比重大幅度下降,至90年代,只占出口总额的6.7%。为再造森林,1979年以来,在黑角附近用插枝法种植桉树林2.5万公顷,已获成功,1990年出口桉树圆木28.3万吨。
畜牧业和渔业发展缓慢,主要饲养牛、羊、猪、鸡。1991年牲畜存栏数:牛6.8万头,羊38万只,猪5.2万头,家禽200万只。渔业包括海上、淡水捕鱼和养鱼业两部分。每年海鱼捕捞量为1万吨,河鱼捕捞量为3.2万吨。1993年共捕鱼4.15万吨。养鱼业尚属初创,1988年产鱼248吨。鱼年进口量为5万吨。
交通运输 大洋铁路是非洲最早建成的铁路之一,1921年开工,1934年建成,总长800公里。主干线从布拉柴维尔到黑角,长510公里;支线从干线的百乐山站至加蓬边界的姆宾达,长285公里,用于运输加蓬的锰矿砂至黑角港出口。由于年久失修,运输能力大受影响,加之运费昂贵,加蓬锰矿砂已停止从大洋铁路运出。公路总长1.2万公里,其中沥青路面约1200公里。主要有两条干线:一号公路从布拉柴维尔向西至黑角,和大洋铁路平行,长570公里;二号公路从布拉柴维尔向北经奥旺多至韦索,长856公里。黑角港建于1927年,是非洲西海岸三大海港之一。90年代,年吞吐量分别为1000多万吨。主要出口货物是原油和木材,转运的加蓬锰矿砂曾占相当大的比重。内河可通航河道约5000公里。从布拉柴维尔顺刚果河往北可到韦索,刚果河与乌班吉河衔接可直达中非共和国首都班吉,航程1300公里。布拉柴维尔和黑角有大型国际机场,能起降波音747和DC10等大型客机,法航、非航、比航、埃航、俄航和瑞航均有航班在布拉柴维尔起降。各地区首府均有小型机场。刚果航空公司拥有4架小型飞机,1架租用的波音737客机,主要经营国内航运。
财政金融 1975年以前,刚果(布)财政预算收入主要依靠税收,特别是关税收入。1975年以后,则主要依靠石油收入。1980年起,财政收入有较大幅度的增长,1985年达4494亿非洲法郎,其中石油收入占2/3。1986年,实行紧缩政策,预算逐年减少,且连年赤字。据非洲发展银行的统计数字,1997年的财政收入为7亿美元,支出为9亿美元,赤字2亿美元。1997年外债总额为57亿美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48.3%。1980~1990年的外债还本付息年均增长率为24.7%,1991~1997年为46.6%。1998年外汇储备为3970万美元。
对外贸易 刚果(布)的主要出口商品是石油,占出口总额的80%。1987年以来,尽管石油价格下跌,但产量逐年提高,对外贸易一直保持顺差,其他出口产品中,木材、钻石、糖三项约占15%。主要进口商品是:运输机械、机电、仪器、金属制品、药品、粮食、食品等。1996年出口总值为15.84亿美元,进口为21.33亿美元,外贸逆差5.49亿美元。
外资及外援 外资在刚果(布)经济中占重要地位。在石油开采业中约占80%,在建筑业中占90%,在商业中占80%。外国投资总额截至1990年为11009亿非洲法郎(约合36.7亿美元),其中石油投资为6?689亿非洲法郎。资金主要来自法国、意大利和美国。1985年后,由于刚果(布)经济情况不佳,外国投资大量减少。
外国援助 据非洲发展银行的统计数字,1995年刚果(布)得到外援2040万美元,1996年3510万美元,1997年则为800万美元。主要援助国有法国、美国、德国、比利时等。1985~1997年刚果(布)共接受各种外援2.909亿美元。
人民生活 据非洲发展银行的统计数字,1997年的出生率为41.7‰,死亡率为14.1‰,5岁以下儿童的死亡率为89‰。预期寿命为51岁。生育率为每一妇女5.7胎。获得安全饮用水的人口1995年占总人口的60%,获得卫生设施的人口占83%。根据1991年工会与政府达成的协议,刚果(布)的最低工资由原来的1.5万增至4.08万非洲法郎,最高工资由25.8万增至37.6万非洲法郎。由于经济困难,企业倒闭,失业率上升,1995年底失业人数近52万。1991年全国有综合医院3所,区县医院43所,医疗中心146个,诊疗所464个,各种防治中心215个,共有病床11000张,各类医务人员7500人,其中医生567人(包括外国医生91人)。
医疗卫生 全国有综合医院3所,即:布拉柴维尔总医院、奥旺多七三一医院和黑角西斯医院。妇幼保健医院2所,市、地区医院43所,医疗中心146个,诊疗所464个,各种防治中心215个,共有病床1.1万张左右。各类医务人员7500人,其中医生567名(包括外籍医生91名,主要来自法国、中国和俄国)。常见疾病主要有疟疾、丝虫病、大脑炎、肝炎、结核、麻风、性病、儿童营养不良等。艾滋病近年蔓延很快,近20%~30%居民带有艾滋病毒。刚果(布)的卫生医疗经费逐年下降,20世纪90年代初,仅占总预算的4.5%。1985年前实行全民免费医疗制度,后因财政困难,患者的医疗费用基本自理。1987年6月起,政府允许私人开设诊所和药房。
军事
1960年独立之初,根据同法国签订的“军事技术合作协定”,建立了一支包括陆、海、空军的小型军队,称“刚果武装部队”,由法国负责组织、训练、管理和指挥。1963年“八月革命”后,刚果(布)政府接管了这支军队,1966年6月22日,改名为“刚果国家人民军”,并定这一天为建军节。1965年刚果(布)曾建立一支数千人的“民防团”,1968年“七三一”运动后,并入国家人民军。1992年3月15日通过的宪法将刚果(布)军队改回原称。萨苏总统为刚果(布)武装部队最高统帅。总兵力约1.2万人,其中陆军约9000人,海军约850人,空军约1000人,后勤部队1200人。陆军主要装备有坦克67辆,装甲车120辆,各种火炮50余门;海军有各种舰艇20艘;空军有各种飞机近50架。主要来自法国、前苏联和中国。独立之初,刚果(布)与法国有军事合作协定。1963年以后,主要与苏联和社会主义国家发展军事合作。20世纪90年代,随着冷战结束和两极格局的解体,刚果(布)与前苏联和东欧国家的军事合作已经中断,现与法、中、美、俄尚有军事合作关系,其中与法国关系最为密切。法每年向刚果(布)无偿提供军援主要用于培训军事学员和提供零备件及后勤物资。美仅为刚果布培训少量学员。俄在刚果布尚有一军事专家小组,负责前苏联提供的飞机的驾驶和保养。
文教新闻出版
文艺文学:20世纪50年代前,以民间口头文学为主。1953年,刚果(布)作家让·马龙加(Jean Malinga)用法文出版了第一部长篇小说《爱莲娜的心》(Coeur D′Aryenne)。至今,刚果(布)作家已出版小说、剧本、诗歌、故事等作品近百部。
戏剧、音乐、舞蹈:全国有两个国家剧团、15个专业乐团和一个专业芭蕾舞团。传统戏剧称为里萨博(Lisabou),至今仍在农村流行。
绘画和雕刻:绘画深受喀麦隆画派影响;雕刻艺术历史悠久,以黑檀木雕、铁木雕、杜卡木雕为主,象牙雕、羊角雕也很有名。
博物馆:两座全国性博物馆——国家博物馆和恩古瓦比纪念馆均设在布拉柴维尔。另有三个地区博物馆。
图书馆:全国共有图书馆24个,藏书25万册。最大的图书馆是恩古瓦比大学图书馆和所属各学院专业图书馆。
教育 刚果(布)是黑非洲文化教育水平较高的国家,据世界银行1998/1999年发展报告,公共教育支出1995年占国民生产总值的5.9%。1995年成年人的文盲率为男17%,女33%。读到四年级的学生占该年龄组人数的百分比1991年男生为88%,女生为89%。小学实行6年义务教育制,法定入学年龄6岁,20世纪90年代适龄儿童入学率达98%~99%。全国有小学1700多所,教师7600多人,在校小学生50多万。中等教育分普通中学和职业技术学校两种。普通中学学制7年:初中4年,高中3年。90年代,全国有中等学校近250所,教师5000多人,在校中学生17万多人。惟一的高等学府是马里安·恩古瓦比大学,建立于1971年12月,除本部外,下辖12所院校(其中只有高等教育学院设在外地杜里齐市),共设47个系,14个研究(实验)室。90年代初,在校学生10?000人左右,教师约600人。80年代中期,刚果(布)每年约聘请外籍教师500人,其中法国教师占70%,前苏联教师占20%。近年来减少为100人,其中法国80人,埃及10人,中国5人,德国2人。刚果(布)也向少数国家派遣教师:派往安哥拉43人、圣多美和普林西比2人、国外领事学校20人。刚果(布)每年派出留学生1200~1500人(包括中学生和进修生),主要派往西欧、东欧国家和古巴等地。每年接受周边国家留学生约300多名。
新闻出版
官方新闻机构和报刊有:新闻理事会,1992年初成立,是负责制定新闻法规、协调新闻工作的机构。刚果电台,创建于20世纪40年代殖民主义统治时期,60年代改名为刚果革命之声,1991年全国会议时改为现名。刚果电视台,1973年成立。刚果新闻社,1960年成立,出版每日新闻稿。《星报》,1978年创刊,原为刚果劳动党执政时的官方报刊,现不定期出版。此外,还有定期和不定期报刊10余种,多为近年创办,除个别为党报外,多为自由性刊物,较有影响的有教会刊物《非洲周刊》。
对外关系
对外奉行和平、睦邻友好和不结盟政策。主张维护非洲团结合作和世界和平。强调非洲国家应通过协商对话,和平解决争端。萨苏总统重新执政后,即宣布新政权将与所有合作伙伴国和国际社会恢复信任关系,实行预防性外交和多元化的合作,继续同与刚果布友好合作的国家发展关系。新政权积极拓展外交空间,寻求国际社会的政治支持和经济援助,重视睦邻友好,倡导地区和平与合作。1996年7月8日,签署了中部非洲安全问题常设协商委员会的《互不侵犯条约》。1997年4月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同中国关系 1964年2月22日中刚果布建交,刚果布是黑非洲地区同中国建交较早的国家之一。建交以来,两国关系发展顺利,刚果布历任总统马桑巴—代巴、恩古瓦比、雍比、萨苏、利苏巴均曾访华。中方历年访刚果布的有耿飚副总理、赵紫阳总理、李铁映国务委员、钱其琛副总理兼外长、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布赫等。1998年3月3~9日,应中国外交部邀请,刚果(布)外交与合作部副秘书长兼政治和多边合作司长雷蒙·巴莱访华。9月17~28日,应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邀请,刚果(布)与各国人民友好协会会长维塔尔·巴拉率团访华。1998年中刚果布两国贸易总额为8806.6万美元,与1997年相比减少46.4%;其中中方出口额为4673.9万美元,与1997年相比增加279.5%,进口额为4132.7万美元,与1997年相比减少72.8%。
同法国关系 法是刚果布前宗主国,两国关系密切。1992~1996年法国向刚果布提供双边援助6.892亿美元,1996年援刚果布金额占刚总外援的54%,居外国援刚果布之首。法还是刚果布主要贸易伙伴,1996年,法占刚果布出口总额的5.3%,进口总额的75.4%,共计1.144亿美元。法在刚果布技术人员和侨民有7?250人。萨苏总统于1979~1987年间4次正式访法。1989年萨苏应邀参加法国大革命200周年庆典。1992年~1996年,利苏巴总统四次访法。1997年内战期间,利苏巴总统于9月赴法进行私人访问。1997年11月,萨苏总统出席在越南举行的第7届法语国家首脑会议;12月,萨苏总统访法。1982年10月密特朗总统访问刚果布。1996年7月希拉克总统访刚。7月中旬,在法国的推动下,巴黎俱乐部减免了刚果布约5000亿非郎(10亿美元)的债务。11月,法国在日内瓦出资者圆桌会议上,承诺提供2.492亿美元的发展援助,居各出资者之首。1998年2月,法参议院外事和国防委员会主席率参议院代表团访刚果布;10月,法总统非洲事务顾问米歇尔·杜布什访刚果布;11月,法合作部长级代表诺斯兰访刚果布;同月,萨苏总统赴法出席第20届法非首脑会议;4月,刚过渡议会议长朱斯坦·孔巴访法。
同美国关系 1977年刚果布美复交以来,两国关系逐步发展,经济、贸易往来不断增加。美在刚果布投资开发石油,近年来成为刚果布石油主要进口国。1996年美分别占刚果布进出口总额的4.9%、20%,居第3位。1986年10月和1990年2月萨苏总统2次访美。1991年12月米隆戈总理访美。1992年2月和6月,美国主管非洲事务的助理国务卿科恩2次访问刚果布。1996年1月、2月、9月,美国参议院非洲事务委员会主席卡斯鲍姆夫人、美驻欧洲部队总司令杰迈逊、负责非洲事务的副国务卿乔治·穆斯先后访刚果布。1997年1月、3月,美国国会财政、经济委员会主席、美国农业协会主席先后访刚果布;4月、9月,刚果布科研部长、外长先后访美。1998年10月,美中部非洲经济委员会代表团访刚果布;5月,刚果布外长鲁道夫·阿达达访美。
同俄罗斯关系 刚果布与前苏联于1964年建交,关系密切。双方签有文化、科学合作、贸易、航空、经济技术合作协定和友好合作条约。刚果布总统马桑巴-代巴、恩古瓦比、萨苏均曾访苏。苏联解体后,原苏联驻刚果布使馆改为俄罗斯大使馆,同时关闭了在黑角的总领馆。两国间无重要往来和新的合作项目。1994年俄在刚果布工作的医生有17人,军事专家7人,教师16人,此外有2?500名刚果布留学生仍在独联体国家学习。1994年12月30日,刚果布、俄双方签署了关于俄罗斯高等院校帮助刚果布培训专门人材的合作议定书。1995年5月,俄罗斯安全理事会秘书长列勃夫访刚果布,利苏巴总统和雍比总理分别会见。1996年2月6日,俄罗斯红十字会专家代表团访刚果布。
同其他国家关系 刚果布是中部非洲关税和经济联盟、中部非洲经济共同体成员国。1998年2月7日,与加蓬、喀麦隆、赤道几内亚、乍得和中非共同成立中部非洲经济和货币共同体。同刚果(金)、加蓬、喀麦隆、中非、乍得等邻国和其他非洲国家均保持并发展睦邻友好关系。1997年刚果布内战期间,安哥拉曾出兵支持萨苏。萨苏执政后,刚果布与安关系密切,两国签订军事协议,安在刚果布南部继续保留驻军。1998年,刚果(布)和刚果(金)高层互访频繁。萨苏总统(5月)、孔巴议长(3月)先后访刚果(金);卡比拉总统(12月)访刚果(布),两国签署《互不侵犯条约》。刚果(布)文化艺术和法语国家事务部长(1月)、民族团结、灾民和战争受害者及人道事务部长(3月)、司法和掌玺国务部长(5月)、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长(5月)、商业部长和内政部长(9月)等先后访刚果(金);刚果(金)内政国务部长(2月)、外长(4月)、新闻部长(8月)、国务部长兼总统顾问(8月)、人权部长(8月)等先后访刚果(布)。刚果(布)在刚果(金)冲突问题上保持中立,主张和平解决刚果(金)危机。9月,萨苏赴加蓬参加刚果(金)问题小型首脑会议。1998年,萨苏总统还先后赴加蓬出席第33届中非关税和经济联盟首脑会议(2月)、赴布基纳法索出席第34届非统首脑会议(6月)和非统预防和处理热点冲突中央机制首脑会议(12月),并访问了南非(2月)、安哥拉(5月)、乌干达(5月)和喀麦隆(12月)。乍得总统代比(4月)、中非总统帕塔塞(4月)、多哥外长(2月)、加纳总统特别顾问(2月)、科特迪瓦外长(4月)、中非交通部长(6月)、乌干达第一副总理兼外长(8月)、科特迪瓦交通部长(9月)等先后访刚果布。近年来,刚果布在侧重发展与西方国家的关系的同时,积极寻求新的经贸合作伙伴,加强发展与亚洲国家的合作关系:1990年6月与韩国建交,1991年7月14日与以色列复交。1998年5月,伊朗副外长访刚果布;6月,刚果布重建和城市发展国务部长莱昆祖·伊蒂希·奥塞通巴访问日本;10月,刚果布外长鲁道夫·阿达达赴日本参加由日本和联合国共同举办的非洲发展大会。1999年2月1日,刚果布与沙特阿拉伯王国建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