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社团 > 中国中东学会
2023年中国中东学会年会暨“中国—中东国家文明交流互鉴”学术研讨会在北京成功举行
文章来源:李慧若    日期:2023-12-05
】【打印 关闭

 

 

20231234日,2023年中国中东学会年会暨“中国—中东国家文明交流互鉴”学术研讨会在北京成功举行。北京语言大学副校长张宝钧,中国中东学会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副所长王林聪先后在开幕式上致辞。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三局副局长余伟作中东形势的主题报告。中国中东学会顾问、前中国中东问题特使吴思科,西亚非洲研究所党委书记周云帆,中国中东学会副会长刘中民、余建华、牛新春、唐志超、薛庆国、孙德刚、冀开运和中国中东学会顾问李伟建出席会议。中国中东学会副会长、北京语言大学中东学院院长罗林主持开幕式。

 


张宝钧在致辞中表示,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走到了世界舞台的中央,在中东地区的影响力稳步上升。202212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访问沙特,并出席首届中国-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委员会峰会和中国-阿拉伯国家峰会,开启了中国与中东国家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征程。2023年中国成功促成沙特与伊朗和解,为中东和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提供了中国方案。在此背景下,中国中东研究的专业化、学科化和国际化的水平不断提高,推动着我国中东研究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三大体系的建设。中国中东学会年会在北京语言大学召开是对北语中东研究学科的发展、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工作的肯定和鼓舞。有“小联合国”之称的北语将继续和中国中东学会联手,努力推进学科交叉协同发展模式,构建中国特色的中东研究自主知识体系,立足服务国家大局,为国家制定发展战略和对外政策提供高质量的决策参考和切实可行的政策建议。

 

图为张宝钧在致辞

 

王林聪在致辞中表示,自19827月成立以来,中国中东学会守正创新、开拓进取,团结全国各高校和研究单位不断拓展中东研究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提升学术共同体建设的能力和水平,学会发展蒸蒸日上,目前会员超过500人,已成为推动中国中东研究的精干研究团体。近年来,中国中东研究呈现许多新特点,一是研究的学科化水平不断提升,二是构建自主知识体系进程加快,三是研究的国际化程度不断加大,四是研究的问题意识不断增强,主动回应时代之问、历史之问,探寻“中东之问”。他强调,作为中国学者,各位会员要站稳人民立场,为人民做学问,自觉维护国家利益。当前,中国的中东外交亮点纷呈,中国的中东研究空前繁荣,中国中东学会将携手国内中东学人,搭建高端平台,汇聚学界力量,促进学术交流,推动学术研究,培养人才队伍,服务国家决策,为构建中国特色中东研究自主知识体系,为深化中国与中东关系贡献智慧和力量。

 

图为王林聪在致辞

 

图为罗林主持开幕式

 

余伟副局长在主题报告中指出,中东正经历深刻变化,中东在国际上的地位、中国和中东的关系、中国在中东的影响也在发生历史性变化。本届中国中东学会年会及研讨会的主题“中国-中东国家文明交流互鉴”契合呼应今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全球文明倡议”。当前,中东地区越来越成为践行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和中国方案的重要舞台,许多地区国家政党政要对中国的立场和斡旋努力表示赞赏,认为中国代表的是和平和公道的力量。虽然中东地区局部冲突延宕,但是求和平、求稳定仍然是大势所趋。在和平发展与国际秩序层面,中国提供了打破西方霸权、以发展促和平的新路径,中东国家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希望建立更加公正合理的世界秩序。他表示,党的对外工作蓬勃发展离不开全党和各地方、各部门的积极参与,中联部将与中国中东学会及其成员单位的学者、专家保持常态交流合作,共同努力为推动中国和中东国家关系发展贡献更大的力量。

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党委书记周云帆主持了大会主题报告环节。

 

图为余伟在作主题报告


图为周云帆在主持主题报告

 

本届年会设两个时段的主旨演讲环节,分别由中国中东学会副会长牛新春、中国中东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唐志超主持。

在第一个时段,前中国中东问题特使吴思科大使,上海社会科学院国际问题研究所副所长余建华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唐志超研究员,上海外国语大学中东研究所刘中民教授,复旦大学中东研究中心主任孙德刚教授和西北大学中东研究所所长韩志斌教授分别以《文明交流互鉴:中国与中东国家关系的源头活水》《中国与中东:变局中开新局》《当前中东战略格局的特征》《巴以冲突:中东热点问题的冷思考》《中国中东研究的学术体系建设》《中东式现代化的三维考量》为题作主旨演讲。

 

图为第一时段主旨演讲

 

在第二个时段,北京外国语大学阿拉伯学院薛庆国教授,西南大学伊朗研究中心主任冀开运教授,北京语言大学涂龙德教授,浙江外国语学院特聘教授车效梅,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魏敏研究员分别以《中国和阿拉伯文化中的传统与创新之辩》《以“文明互鉴”建构和重构伊朗通史话语体系》《政治伊斯兰运动前景展望》《2011年以来北非城市治理得失评析》《中国式现代化与中东国家工业化发展战略思考》为题作主旨演讲。

 

图为第二时段主旨演讲

 

图为会议现场

 

本届年会设五个平行论坛,主题分别为“全球文明倡议与中国-中东文明互鉴”“中国式现代化与中东国家发展道路”“中东国家战略自主与中国-中东合作”“当前中东形势变化与战略格局演进”“中国特色中东研究和‘三大体系’建设”,每个论坛分别设上、下两个时段研讨。70多位学者围绕上述议题发言,李伟健、薛庆国、余建华、刘中民、冀开运、孙德刚、北京语言大学中东学院王泽壮教授、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中东所执行所长廖百智研究员、西亚非洲研究所安全室主任仝菲副研究员、西亚非洲研究所国际关系室主任王凤副研究员主持各分论坛研讨。

 

图为平行论坛研讨现场

 

唐志超主持大会闭幕式。闭幕式包括第二时段主旨演讲、平行论坛汇报和大会总结三个环节。中国中东学会副秘书长、西亚非洲研究所助理研究员朱泉钢,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阿拉伯语系助理教授李海鹏,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中东经济与能源研究室主任唐恬波副研究员,北京语言大学中东学院讲师史廪霏,西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世界近代史教研室主任杜林泽先后汇报了各分论坛的研讨情况。

 

图为平行论坛研讨汇报

 

中国中东学会会长王林聪作大会总结发言。他认为,本届年会盛况空前,规模庞大,有着广泛的代表性。一方面,会议的主题鲜明,题材广泛,内容丰富,信息量大,许多专家提出了富有创见的观点和建议,有助于加快中国中东研究“三大体系”建设。另一方面,会风务实高效,研讨和分析彰显理性精神和严谨风格,也增进了会员之间的交流和情感。与此同时,当前中东研究在理论建树、学科建设以及知识生产与供给等方面存在许多不足和短板,中国中东学会和中东学界将扎实努力,重视和解决这些问题,更好地服务于国家的发展和需要。

 

图为会议现场

 

本届年会由中国中东学会、北京语言大学主办,北京语言大学中东学院承办,来自全国80余家高校、智库和研究机构的近250名专家学者及青年学子参加会议。

 

(图片来源:中国中东学会、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北京语言大学)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所方位图
版权所有: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