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坛 > 中东论坛
刘月琴:从海湾地区格局变化看中东地区安全前景
文章来源:刘月琴    日期:2020-01-14
】【打印 关闭

海湾地区的安全情势一直是国际热点之一,2019年热度有增无减,而一些标志性事件彰显了海湾地区安全形势变化的新动向。 

  

历史上海湾地区强国掌握主导权的时代 

  

面对当今战乱四起的海湾地区,放眼回顾一下之前的海湾地区格局,不能遗忘,海湾阿拉伯国家也曾有过掌控地区格局的时期。 

在当代史上,有过两个时期的海湾格局对阿拉伯国家有利,第一次发生在20世纪50年代中东地区掀起反封、反殖的民族解放运动时期,一大批阿拉伯国家纷纷获得民族独立,赶走了英、法殖民主义,取得了政治独立,伊拉克、叙利亚等国扬眉吐气,翻身当家作主,日益兴旺,并成为地区大国,在海湾地区发挥着强国作用 

第二次发生在20世纪70年代石油国有化时期,海湾石油国发动石油国有化运动,将石油资源收归国有.之后,伊拉克、伊朗和沙特获得了经济独立,均出现经济腾飞,国际地位大幅度提升。海湾地区格局和秩序完全由地区强国决定,当时在海湾地区格局和秩序背景下,该地区国家处于较为有利的局面。 

随着国际环境和国家实力的变化,伊拉克富国强兵,海湾各国民族主义精英的历史作用较为突出。由于伊朗对外输出伊斯兰革命,以及萨达姆的民族主义及推行地区霸权主义野心膨胀,最终导致两伊战争爆发。即使在长达八年的两伊战争时期,海湾地区格局仍然处于地区强国主导格局和秩序的局面。 

那时,海湾地区处于三强(伊朗、伊拉克和沙特)鼎立的格局,地区大国具有一种天然的影响力,三强体系主导地区事务,形成相互制约,它们共同对地区的相对稳定起着重要作用。更多的时候,两伊彼此称霸,交替称雄,轮流做庄地区老大的位置,尤其在伊拉克和伊朗的强大作用下,美国根本没有机会踏进海湾地区,地区格局是地区强国自主把控局势的时期,从20世纪50年代起,这种格局持续了30多年之久。 

  

海湾地区格局的转折点 

  

海湾地区格局的转折点发生在1990年伊拉克入侵科威特,导致海湾战争爆发,美国组织领导的国际联军打垮了伊拉克,摧毁了萨达姆的地区霸权主义权力结构,从此,美国在海湾地区落脚扎根。 

海湾地区由伊拉克的地区霸权格局迅即转变为美国霸权格局,美国以保护沙特等海湾国家的安全为由,美军“合法”地驻扎在沙特等海湾国家,实行全面遏制两伊政策。中东地缘政治格局发生转变,美国开始主导海湾地区新秩序。那些曾经被赶走的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国家摇身变成霸权国家,且纷纷返回海湾地区。 

2003年伊拉克战争爆发,萨达姆政权垮台。伊拉克不仅国力迅速溃败,还丧失了主导海湾地区事务的主导权,地位一落万丈,从此结束了海湾国家自主把控地区事务的格局和秩序。美国进一步主导海湾地区格局,伊拉克的厄运也随之而来。从1990年美军驻扎海湾地区以来,该地区的格局和秩序便一直由美国主导,已长达30年之久。 

从比较研究的角度分析,对海湾国家整体而言,目前海湾地区格局日益碎片化,为历史上最混乱、最糟糕、最无序的格局时期。海湾强国想再次翻身找回昔日的有利地位,将十分困难。 

  

当今海湾地区格局的突出特点 

  

(一) 特朗普大行霸权主义 

2019年特朗普在海湾地区大行霸权主义,美国在单方面撕毁已经签订的《伊核全面协议》后,再次挑起与伊朗的对抗和冲突,引起海湾局势高度紧张。美国作为搅局者,不断制造矛盾和动荡。2019325日,特朗普签署公告,正式承认以色列对叙利亚被占领土戈兰高地的“主权”。此前,国际社会一致承认戈兰高地是叙利亚的领土,以色列必须予以归还。美国粗暴干涉海湾地区事务,加剧了该地区的动荡不安,导致该地区安全形势进一步恶化。 

美国海湾政策摇摆不定,出尔反尔,11月宣布从叙利亚撤军,招致土耳其出兵叙利亚。继而,特朗普又以看住叙利亚石油为由,重返叙利亚。 

阿拉伯变局爆发后,俄罗斯加速重返海湾地区取得收效,出现了美、俄共同主导海湾地区的格局。2015年俄军进入叙利亚境内作战,打垮了“伊斯兰国”,扭转了叙利亚政府的败局,俄罗斯的地位明显上升,干预地区事务处于主动地位,海湾地区处于俄强美弱、俄进美退的格局。无论美、俄力量对比如何变化,两国干预海湾地区事务的格局依然继续推进且越来越强。 

(二)地区对抗阵营重组 

地区大国争夺地区主导权历来是造成海湾地区安全动荡的主要原因之一,海湾地区历来不缺少有野心的地区大国甚至小国。 

由于伊拉克和叙利亚自顾不暇,已失去发挥昔日的地区大国作用,非阿拉伯国家介入阿拉伯国家事务的力度日益增强。在海湾地区格局演变中,地区强国伊朗、以色列和土耳其地位迅速提升,这三个非阿拉伯国家分别与阿拉伯国家 “结盟”,在地区事务中发挥愈加重要的作用。 

第一,伊朗与伊拉克和叙利亚绑在一起,不仅壮大了什叶派阵营,而且伊朗还直接参与伊拉克和叙利亚两国的内政。自从伊拉克加盟什叶派阵营以来,作为政治性教派阵营,与沙特为首的逊尼派阵营间的博弈格局已长达16年之久。 

第二,以色列与沙特、阿联酋搅在一起,欲打击伊朗和叙利亚政权。为对付日益走强的伊朗势力,遏制伊朗在海湾地区坐大,沙特看好与伊朗的劲敌以色列联手的战略价值,沙以联手共通共享情报资源,昔日的敌人变成盟友并肩奋战。同时,沙特和以色列欲铲除叙利亚巴沙尔政权,阿拉伯兄弟变成了敌人。 

第三,土耳其与卡塔尔建立了战略联盟,大力提升它们在地区事务中的地位。在反对叙利亚政府的阿拉伯国家中并非一盘棋,也有分化,卡塔尔没与沙特等国站在一起,它特立独行,邀请土耳其在其境内驻军,支持叙利亚反对派,与巴沙尔政权展开较量。 

第四,俄罗斯、伊朗和土耳其组合战略阵营。该阵营组合形成于2016年,直接动因缘于美国与土耳其关系恶化,导火索是当年7月土发生旨在推翻埃尔多安政府的未遂军事政变。土耳其情报部门获悉,美国支持的居伦运动是此次政变的幕后黑手,随即在国内发起针对居伦运动的大规模清洗。紧要时刻,俄罗斯向土耳其发出预警险情,解救埃尔多安于危难中。土耳其即刻调整对俄罗斯政策,与俄关系迅即升温,并采购了俄“S400”防空导弹。20168月,埃尔多安访俄,与普京会谈,宣布两国关系回到正轨。 

伊朗不失时机向土耳其示好,祝贺埃尔多安平息政变,宣布支持土耳其政府采取维稳措施,表示愿与土耳其深化在能源、经贸、投资等领域的合作。对此,土耳其立即作出回应,坚定支持20157月达成的《伊核全面协议》,伊土安全合作进入双赢状态。 

2017年俄、土、伊三国联手启动首轮阿斯塔纳和谈,致力于推动叙利亚危机政治解决,与美国主导的日内瓦和谈机制形成分庭抗礼态势,截至20198月, 俄、土、伊三国共举行了13轮和谈,对解决叙利亚危机发挥了重大作用。目前,俄、土、伊战略组合是抗衡美国最强的一组战略阵营。 

在共同战略利益诉求的驱使下,上述4个阵营分别组合成强强联手,使得海湾地区格局更加复杂多变。该地区除了美俄力量外,伊朗、以色列和土耳其的力量凸显重要,它们各自找到了阿拉伯强国作为战略依托。上述强强联手的地区战略阵营对抗格局,短期内难以改观。 

基于此,2020年海湾地区以往固有的问题难以解决,新问题将层出不穷,新旧矛盾相互交织,盘根错节,未来海湾地区安全困境难解。伊朗核问题前景依然复杂多变,随时有升温的危险,美国伊朗关系持续紧张;叙利亚政权虽然得以延续,但丧失了强国地位,叙利亚将在战乱的深渊中挣扎,战后重建进程缓慢推进;沙特与伊朗的博弈、伊朗与以色列的角逐,均将继续深化;海湾地区的地缘政治格局变化将围绕以下两大重点展开:一是以伊朗为首的什叶派阵营与沙特为首的逊尼派阵营继续较量,双方的对抗与角逐烈度上升;二是俄、土、伊战略组合阵营与美国继续展开激烈博弈,海湾地区未来安全将深陷动荡与冲突的恶性循环之中,谋取建立一个相对平衡的地区新格局将十分艰难。 

                     (本文作者刘月琴系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研究员)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所方位图
版权所有: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