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坛 > 非洲论坛
张春宇:蓝色经济赋能中非“海上丝路”高质量发展:内在机理与实践路径
文章来源:张春宇    日期:2021-03-16
】【打印 关闭

 

中国共产党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建议》做出重要判断: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中国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但2018年以来,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发达经济体的“逆全球化”倾向愈演愈烈,2020年新冠疫情进一步强化了这种离散倾向;疫情与逆全球化认知给全球化、国际经济合作和中国的发展带来了严峻挑战。危中有机,中国的战略抉择是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将继续坚定地扩大开放领域、范围、深度,推动“一带一路”建设高质量发展,既要做好“世界工厂”,也要做好“世界市场”。这一战略抉择为当前充满不确定性的国际局势提供了可预期的稳定性。

当前,海洋已经成为世界各国争取资源与发展空间的重要舞台,蓝色经济开始成为全球经济的新增长点,继续推动“海洋强国”建设是中国“十四五”时期的重要任务之一。中国要继续强化国际蓝色经济合作,形成蓝色经济的双循环发展格局,建设好“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非洲是“一带一路”的重要组成部分,2017年中国发布的《“一带一路”建设海上合作设想》指出,中国要加强与非洲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战略对接与共同行动,共建中国-印度洋-非洲-地中海蓝色经济通道。2015年和2018年中非合作论坛峰会成果也都明确提出加强中非蓝色经济合作。推动中非蓝色经济合作,正在成为中非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对接“一带一路”倡议和非盟《2063年议程》、实现中非双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

一、理念与战略:中非是蓝色经济的重要推动者

蓝色经济是一种新型经济形态,以可持续发展为核心理念。中国政府高度重视蓝色经济,将之视为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选择。党的十八大报告从战略高度对海洋事业发展作出全面部署,提出“海洋强国”战略,象征着中国政府对蓝色国土的重视到达新高度。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加快推进“海洋强国”建设,努力在发展海洋经济、建设海洋生态文明和参与全球海洋治理等重点领域实现新突破。为落实“海洋强国”战略,中国政府相继发布以《全国海洋经济发展“十三五”规划》《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一带一路”海上合作设想》等文件为核心的政策体系。《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也论及“坚持陆海统筹,发展海洋经济,建设海洋强国”。这表明在“十四五”时期,推进蓝色经济发展、建设“海洋强国”仍是中国的重要发展任务之一。

蓝色经济被视为非洲复兴的前沿。进入21世纪以来,海洋蕴含的经济价值得到非洲国家越来越高的重视。在全非洲层面,非盟扮演着非洲蓝色经济战略制定者和推动者的角色,先后出台一系列战略文件,为非洲蓝色经济发展规划前景、设计蓝图、指明方向,推动非洲国家达成共识。非盟于2012年和2015年先后出台了《2050年非洲海洋综合战略》和《2063年议程》,将发展蓝色经济、建设海洋基础设施纳入非盟总体战略规划和发展议程中。2015年10月,非盟召开首届非洲海洋治理战略会议,同意以《2050年非洲海洋整体战略》和《2063年议程》为基础,制定统一的非洲海洋治理战略。2016年10月,非盟召开“海事安全、防卫与发展特别峰会”,时任非盟委员会主席德拉米尼祖马指出,蓝色经济能为非洲带来与货物和服务相关的产业价值高达数万亿美元,能创造数百万就业机会,涉及航运、物流、保险、港口管理、旅游、渔业和水产养殖等多个领域。此次峰会通过了《非盟关于海事安全、防卫与发展的宪章》(即《洛美宪章》),首次将蓝色经济可持续发展作为非盟成员国一致的宪章付诸行动,标志着非洲在蓝色经济领域合作的大跨越。2019年10月,非盟农业、农村发展、水和环境技术委员会第三届会议批准了《非洲蓝色经济战略》,用于指导非洲蓝色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水生资源的利用。此外,非洲沿海国家扮演着非盟蓝色经济发展战略和政策的执行者角色,南非、塞舌尔、佛得角、肯尼亚等国都发布了蓝色经济相关政策。

综上,进入21世纪以来,中非双方都成为蓝色经济理念的重要推动者,将发展蓝色经济视为实现经济结构转型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并出台了一系列促进蓝色经济增长的政策,这为中非双方推动蓝色经济合作、共建“海上丝路”奠定了战略基础。

二、互补与需求:中非蓝色经济发展及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

进入21世纪,中国蓝色经济迎来了快速发展期,海洋及海洋相关产业增加值从2001年的0.95万亿元人民币增长到了2019年的8.94万亿元人民币。海洋产业结构逐步升级,正在迈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从总量来看,中国蓝色经济总规模在国际上处于领先地位,但“大而不强”,处于全球蓝色经济价值链中端。

非洲54个国家中有38个是沿海或岛屿国家,广阔的海洋为非洲发展蓝色经济提供了充裕的空间资源。当前,非洲主要蓝色经济产业包括海洋渔业、海运港口、滨海旅游业和海洋油气业,各国普遍将港口建设作为发展重点和对外合作的关键领域。

海洋渔业是基础性蓝色产业,渔业贸易是非洲沿海国家重要的收入来源,鱼类产品是非洲人重要的食物来源,但非洲海洋渔业在全球价值链中处于末端。2018年,非洲渔业总产量约1000万吨,增加值约210亿美元,占非洲大陆国内生产总值的1.26%,其中海洋个体渔业增加值81亿美元,海洋工业渔业增加值68亿美元,海洋工业渔业占比较低,显示出发展水平滞后的特点。非洲水产养殖业增长较快,2006-2018年均增长10%以上,但总规模仍然很小,目前年增加值约27.7亿美元。

海运港口业是非洲支柱性蓝色经济产业,但在全球价值链中处于中下端。非洲90%以上的贸易通过海上运输进行,主要运输产品包括原油、矿产品、农产品和机械产品等。非洲海运业增长较快,2013-2018年,集装箱港口运输量年均增长8%,高于全球平均水平的5%,预计到2063年,非洲港口运输量将超过20亿吨。非洲是世界最大的航运注册地之一,利比里亚是仅次于巴拿马的世界第二大船舶登记国,在册船舶数量占全球商船总数的13%。总体来看,非洲海运港口规模仍较小,2018年,非洲海运货物装载量和卸货量分别仅占全球总量的7%和47%。2019年,非洲只有3个港口排在世界港口前100位。

海洋油气业也是非洲支柱性蓝色产业,但主要扮演资源供给方角色,在全球价值链中处于末端。非洲油气资源丰富,但由于开发成本高、技术难度大,在非洲从事海洋油气勘探开发,尤其是深海油气开发的主要是国际油气巨头。非洲作为资源供给方,仅享有小比例利益分配。

滨海旅游业是非洲重要的蓝色产业,是部分沿海国家和岛屿国家的支柱产业。总体看,非洲滨海旅游业处于全球价值链中下端。2018年,滨海旅游业增加值800亿美元,占非洲国内生产总值的3.4%。大部分沿海地区的旅游资源开发程度较低,有巨大的增长潜力。预计到2030年,滨海旅游业增加值将突破1000亿美元。

非盟和非洲国家发展蓝色经济意愿强烈,但由于基础薄弱,缺乏足够的自我发展能力,亟需外部合作。美国、日本、欧盟等非洲传统的海洋领域合作方更偏向地缘政治安全合作,强调排他性合作,非洲国家亟需从外部获取资金和技术发展蓝色经济、保护海洋资源的需求和意愿匹配度不足。同时,美、日、欧都处于全球海洋价值链高端,非洲处于末端,双方的产业方向、技术和管理等方面差距过大,匹配度不高,而中国海洋产业的总量、技术和管理水平均处于全球价值链中端,非洲需要来自中国的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的溢出,中国则亟需非洲的市场和投资空间,强烈意愿和较强的供需匹配度为中非加强蓝色经济合作提供了可能。

三、愿景与行动:中非开展蓝色经济合作及共建高质量发展的路径

中非在海洋领域的合作由来已久。近年来,受益于双方对海洋领域的高度重视,蓝色经济逐渐成为合作新亮点。随着2013年底“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中非开始了共建“海上丝路”的征程。2015年,中国发布的《中国对非洲政策文件》明确指出,中国将拓展与非洲在蓝色经济领域的合作,支持非洲主要海洋产业能力建设,帮助非洲国家因地制宜开展海洋经济开发,促使其成为中非合作新的增长点。同年,第六届中非合作论坛发布的《中非合作论坛-约翰内斯堡行动计划(2016-2018)》提出,除支持蓝色经济合作外,还鼓励在中非合作论坛框架内建立海洋经济领域的部长级论坛。2017年,中国发布的《“一带一路”建设海上合作设想》首次提出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海上合作的中国方案,与他国共建三条蓝色经济通道,包括中国-印度洋-非洲-地中海蓝色经济通道。2018年,在第七届中非合作论坛发布的《中非合作论坛-北京行动计划(2019-2021)》中,提出了中非蓝色经济合作的若干重点领域和实施措施。上述文件成为中非共建“海上丝路”的总体框架和要求。

中国通过签署合作备忘录的形式进一步加强与非洲国家的蓝色经济合作。2013年,中国与南非签署了中非首个政府间海洋领域合作文件《海洋与海岸带领域合作谅解备忘录》。2018年,中国与塞舌尔签署了《关于面向蓝色伙伴关系的海洋领域合作谅解备忘录》,成为中非建立蓝色经济伙伴关系的范本。近年来,中非双方已在港口、海洋渔业、海洋科技等方面开展了诸多务实合作。

2020年4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上指出,要做好较长时间应对外部环境变化的思想准备和工作准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指出,“要深刻认识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带来的新矛盾新挑战”。这表明,在某种程度上,外部宏观环境的长期性变化已成为中国未来发展和国际合作的给定约束条件,非洲国家同样如此。

在此背景下,中非开展蓝色经济合作、共建高质量“海上丝路”要将构建中非海洋命运共同体作为合作的总体目标。非洲是中国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海洋命运共同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已在非洲建立了开放、自信、和平的海洋大国形象。非洲国家愿与中国一道维护海洋和平安宁,促进海洋发展繁荣。中非开展蓝色经济合作、共建高质量“海上丝路”要明确合作重点内容,应以近年来中方发布的相关官方文件中的既定内容为指针,但合作重点和合作次序需顺应时局,灵活调整。鉴于应对疫情冲击和全球化退潮导致的保护主义为中非合作当务之急,中非蓝色经济合作中投入大、周期长、舆论影响大的项目在短期内不宜大干快上相对软性、小投入和巧投入的项目更适合在短期内启动。据此思路,以下内容可作为中短期内中非蓝色经济合作重点。一是完善中非蓝色经济合作机制,与更多非洲国家构建蓝色伙伴关系,尽快推动中非合作论坛下的中非海洋部长级论坛召开。二是优化海洋产业领域合作,如优化中国在非洲合作的港口布局,与非洲国家联合开展港口信息化建设,强化对具有发展潜力的现有重点港口的投资运营;投资非洲海洋水产养殖业;支持中资大型涉海企业与有条件的非洲国家共建境外海洋产业园。三是强化海洋科技教育领域合作,在有条件的国家联合建立中非海洋科学与蓝色经济合作中心,继续依托现有机制和渠道帮助非洲培养海洋领域人才等。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所方位图
版权所有: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