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坛 > 非洲论坛
甘振军:安徽省对非洲文化交流的问题、挑战与对策
文章来源:甘振军    日期:2019-05-28
】【打印 关闭

 

一、安徽省对非洲文化交流与合作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一)安徽对非文化交流起步晚,层次低,文化交流活动主要依靠官方主导,以慰问侨胞性质为主。

安徽省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和艺术资源,是重要的文化大省。目前安徽对非文化交流主要是伴随皖企走进非洲的步伐而逐步展开的,一是通过相关企业的文化演出活动,这当然有很大的局限性,毕竟企业主要以建设和生产经营作为主要目的。二是省文化厅主要是按照文化部的工作要求进行安排,主要形式是在“中非文化聚焦”和“欢乐春节”的框架里面,纯粹是以官方导向为主,演出团队也完全是按照上级要求进行组队排练,完成官方派发的对非演出政治任务,也是以慰侨性质为主,中非双方文学艺术的深层次交流明显不够。在中非文化交流活动主要依靠官方为主导的背景下,民间文化交流也应当随之配合展开。

(二)省部合作交流机制不尽完善,地方文化主管部门和地方演出团队对外演出积极性不强,双方文化产业合作层次较低。

此前,文化部、地方文化主管部门以及地方演出团队建立了省部合作交流的平台,这种模式也是行之有效的办法,但是在资金划拨、人员调配、演出项目上极不平衡,缺乏很好的沟通协调机制,也产生了诸多问题。对于安徽省而言,主要问题在于地方缺乏战略眼光和主动意识,被动承担对非演出任务,应该加强人员沟通,协调对接本省的地方文化资源,为地方演出团体创造机会。比如淮河流域的花鼓灯艺术主要演出范围也多是局限在安徽,鲜有机会对外进行演出,非洲人民自然很难了解认识到这种同样反映农村社会文化生活的表演艺术形式。池州地区的傩戏,皖北的杂技、泗州戏,大鼓书、花鼓灯等表演艺术团队也面临同样的问题。特别是近年来,很多艺术团体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也都忙于乡下商业演出,也不大会考虑出国演出那么遥远的事情。事业单位性质的艺术团体出国演出也会优先考虑欧美发达国家和地区。此外,各种艺术团队自身身份地位千差万别,办理手续也是有很多制约因素的。非洲国家虽然文化资源也很丰富,但文化产业发展水平低,不同国家和地区发展也不均衡,国内艺术团队对非商业演出屈指可数,较为知名的也就是辽宁芭蕾舞团在南非进行演出。作为服务中非文化艺术交流的官方项目,需要考虑到艺术团队自身的发展实际,当然不能完全靠商业演出,省市地方财政和主管部委应当充分利用好有限的资源进行支持,同时拓宽财政资金和民间赞助支持的渠道。

(三)与江苏、浙江等沿海省份相比,安徽对非洲文化交流还存在提升空间。

江苏、浙江等文化资源丰富的省份在对非文化交流工作上成绩斐然,值得安徽省相关部门借鉴参考。在文化部“中非文化聚焦”和“欢乐春节”两大文化交流品牌项目下,江苏、浙江等省份积极主动利用这一平台。比如,江苏省南京小红花艺术团作为少儿艺术团校合一的单位,多次组织在博茨瓦纳、纳米比亚的演出活动,按照文化部“部省合作计划”,南京小红花艺术团先后与刚果(布)、纳米比亚、赞比亚三国艺术单位建立对口合作关系,这项可持续性的文化交流工程产生了很大社会影响力,非洲艺术家也来南京学习经验,也成立当地的小红花艺术团。安徽省淮南市的少儿艺术活动发展的非常成熟,具有相当的知名度,但由于各种原因并没有在非洲产生同类效果,值得进一步思考。

江浙一带山水人文底蕴比较深厚,浙江省文化厅积极组织协调相关文化单位,充分利用当地资源,开展非洲艺术家互访活动,非洲画家到浙江杭州等地进行短期生活体验、艺术写生等活动,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安徽也有黄山、九华山、太平湖为代表的“两山一湖”自然和文化资源,更有西递和宏村皖南村落等世界文化遗产等。安徽与非洲进行艺术文化的交流同样具备得天独厚的禀赋条件。文化部改组为文化和旅游部之后,省文化主管部门和地方艺术事业单位演出团体也要充分在新的条件下调整对非工作思路,寻找新的中非文化交流的契合点,借助新的政策积极鼓励安徽文化走进非洲,同时吸引非洲文化落地安徽,促进民间的交流沟通,文化上互学互鉴。

在以传统中医药为代表的中华文化在海外传播、扎根非洲大地和针灸刮痧为诊治手段被广泛接受和认可下的背景下,作为具有“药都”之称皖北城市亳州,是最具中医药文化底蕴的城市,但是亳州的知名度在海外包括非洲并不高,这和安徽在海外推广中医药文化工作不够也具有一定关系。相比其他省份在海外推广中医药文化的力度,近年来省侨办也有相关动作,但社会各界还有大量工作要做。

 

二、深化安徽省对非洲文化交流与合作的对策建议

第一,加强安徽省高校科研机构对非洲的研究力度,培养非洲问题研究人才,展开相应的人力资源培训。目前,省内仅有安徽大学西亚北非研究中心和安徽师范大学历史与社会学院两家开展非洲问题研究的主要科研教学机构,但是依旧人员少,学生对非洲的研究兴趣相对不足。

安徽省可以深入开展“留学安徽”计划,鼓励有条件的非洲留学生到中国学习汉语、中医药、旅游文化产业、酒店管理、食品、农林矿畜牧业渔业、土木工程、服装设计和水利等专业,增强安徽省海外留学的吸引力,非洲留学生在学习本专业的过程中也会受到安徽文化的浸润和影响,安徽的生活经历和“皖风徽韵”也会无形中影响到非洲留学生,从而增强安徽文化的影响力和软实力。同时,应当积极出台政策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院校、教师和志愿者开展对外汉语教学,积极设立孔子学院和汉语教学点,传播安徽文化,讲好“安徽故事”,省教育主管部门和相应科教单位也应该顺应形势,充分利用好现有教育文化资源,并不断开拓渠道。

第二,安徽作为文化资源大省,应当开展相应的文化资源对接,比如安徽省黄梅戏、皖南地区的徽州文化、淮河流域的花鼓灯艺术、池州地区的傩戏、芜湖铁画技艺、淮南市的少儿艺术、皖北地区的杂技和泗州戏大鼓书可以同非洲的表演艺术等进行交流,培养相应的艺术人才,这是最容易让双方民间进行沟通了解的形式。有条件的院校可以开展艺术家交流(如画家互访等形式)和艺术生的培养,当然这也需要安徽省文化事业主管部门、艺术院校和地方艺术团体的配套支持,克服体制机制障碍和落后的思想观念,充分调动地方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第三,安徽作为农业矿业资源大省,与非洲的现实发展需求具有相似性。目前皖企走进非洲也大多是集中在农业矿业、建筑业房地产等主要部门。同沿海省份对非经贸交流投资合作相比,安徽省应当找到自身的发展特长和区位优势,开展农业矿业林业渔业等领域的全方位交流合作,培养矿业农业手工艺类职业技能类的实用人才,在这方面相应的职业院校和高等院校应当有所作为。这方面的配套也会使安徽与非洲的文化交流更加贴近实际,应用性更强,就不会流于表面。

最后,省外事主管部门要按照王毅外长在2018年国际形势与外交外事报告会的工作要求,发挥地方资源优势,全力服务国家总体外交和高质量发展,展现新气象,开创新局面。外事工作要按照习近平外交思想,坚定“四个自信”。安徽文化自信也是题中应有之义。省文化教育事业主管部门也要推进文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文化创新,推动艺术与技术的融合,在全国首创“有戏安徽”专区,实现戏曲演出剧场、电视、网络、手机、广播“五位一体”传播,积极探索现代技术应用推动传统文化艺术创新发展的有效形式和载体。要结合非洲移动设备用户不断普及的新趋势,不断借鉴江、浙、沪等沿海省市发展对非文化交流与合作的新经验新做法,加强“央地联动,部门协同”,从总体布局上改进对非文化交流工作,增强安徽文化在非洲影响力,实现建设文化强省的目标。

 

三、结语

相对于近年来安徽与非洲发展迅猛的经贸关系而言,双边文化领域的人文交流和合作还是比较薄弱。非洲国家对中国文化还存在笼统模糊的认知,更不用说对安徽文化的认知了,非洲国家和民众对安徽及安徽文化的了解更多的是通过皖企在非洲的点点滴滴来认识的。双方的文化交流无论从深度和广度而言,同国内其他省份相比,还落后于江苏、浙江、福建、广东等沿海文化大省和经济强省。因此,加强双边的人文交流,不论官方层面也好还是民间层面也罢,大力实施安徽文化“走出去”战略,吸引非洲国家积极开展对安徽的人文交流,对提升安徽文化软实力,讲好“安徽故事”,增强安徽文化的海外吸引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文作者甘振军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非盟研究中心博士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所方位图
版权所有: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