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7月2—7日,中国非洲研究院副院长王晓明教授率领的学术交流团在乌干达成功举办“第二十届中国讲坛:中非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并在乌干达开展学术访问和调研。
7月3日上午8点半,乌干达坎帕拉市银春酒店(Silver Springs Hotel),“第二十届中国讲坛:中非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开幕。乌干达发展观察中心研究员Daniel Balongoofu主持讲坛,乌干达国会议员Dan Atwijukire Kimosho应邀参加。讲坛开幕,首先奏中乌两国国歌。乌干达发展观察中心执行主任、高级研究员Allawi Ssemanda,乌干达投资局商业发展中心副主任Peter Muramir和乌干达副总统首席秘书、乌中友好协会对外关系部主任Vicent Musubire分别发表致辞。他们表示欢迎中国非洲研究院学者在乌干达举办中国讲坛,相信讲坛可进一步推动乌中人文交流,相互支持探索现代化道路,从而为深化乌中友好关系、实现共同发展做出贡献。来自乌干达发展观察中心、麦克雷雷大学、非洲农业大学、恩德杰大学、姆巴拉拉科技大学、乌干达伊斯兰大学、乌干达基督教大学、乌干达农业促进与培训中心和乌中研究中心等机构的50多人出席讲坛。
中国非洲研究院学术交流团成员王晓明、王建、李文刚和沈晓雷分别以“跨文化视角下的文化比较与相互学习”“传承、创新、发展:以文明互鉴促进中非现代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国式现代化”和“非洲优秀传统文化与非洲现代化”为题,发表主旨演讲。
图为讲坛现场
王晓明的演讲从为什么选择在乌干达举办中国讲坛开始,即刻引起与会者的极大兴趣。她从文化特性、语言与文化和交际的关系、文化维度和高低语境切入,阐述了跨文化视角下文化比较与互鉴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王晓明在演讲中通过分享来华留学生、跨国企业和中非人文交流的案例,阐释了中国文化与非洲尤其是乌干达文化的同质化特性,激发了与会者的同理心。她指出,文明交流互鉴旨在尊重文化多样性,在传承发展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学习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从而在文明互鉴中促进文化的现代化。与会者与王晓明就中国中医与非洲传统医药、家庭观念、教育理念等问题进行了热烈的交流和探讨。
图为王晓明在演讲
王建以“传承”“创新”“发展”三个关键词展开演讲。他指出,“传承”的含义是中国和非洲都要传承自己的优秀传统文化,这是中非探索各自的现代化道路的根基,同时中国和非洲要传承传统友谊,相互支持,携手探索各自的现代化道路。“创新”的内涵有两层,一是中国和非洲都需要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致力于创新,二是中国和非洲的合作需要创新,向中非友好合作精神不断注入新的活力。“发展”的目的是为了提升人民福祉,强盛国家,发展是在传承和创新的基础上实现的,中国和非洲各自探索现代化道路,实现发展,是对人类社会进步的贡献,将使人类文明的百花园更加绚丽多彩。
图为王建在演讲
李文刚在演讲中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发展积累的宝贵财富,包含丰富的哲学思想,强调仁义礼智信,道德观念,文学艺术、历史传统、科学技术,重视教育、社会制度,风俗习惯、和谐理念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也是世界文化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式现代化具有突出的中国特色,如人口规模巨大,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和平发展道路。这些突出特色的背后是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积淀。优秀传统文化为中国式现代化奠定了思想基础、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文化支撑、为中国式现代化赋予了智慧方法。传承和发展优秀传统文化对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构筑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图为李文刚在演讲
沈晓雷在演讲中指出,现代化是一个动态发展的历史进程,受各国政治、经济、文化、地理、资源和对外关系等各种因素的影响,每个国家都应该拥有自己的独特的现代化之路,而不应盲目照搬其他国家的现代化经验。光辉灿烂的历史孕育了非洲多姿多彩的优秀传统文化,乌班图思想、泛非主义和共享价值观等非洲传统文化对非洲现代化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非洲国家在现代化进程中,应坚持自己的道路,充分吸收非洲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同时有针对性的借鉴其他国家现代化的经验,走出一条政治发展、经济发展、民生发展的独立自主的现代化之路。
图为沈晓雷在演讲
主旨演讲结束后,乌干达医疗促进与社会发展联盟执行主任Mwehonge Kenneth,非洲农业大学副校长Mwalimu Musheshe,姆巴拉拉科技大学教授Makazibwe Primrose,乌干达发展观察中心高级研究员Ndamaje Francis和Aziz Kalisa、Makazibwe Primrose,西马姆波与西马姆波咨询公司首席合伙人Ssemambo Rashid等分别就乌中文化交流、医疗与传统医药合作、教育合作、中国对乌投资、中国式现代化对乌启示等问题发表了自己的见解。乌干达道路建设促进中心主任John Bosco Ssejemba对讲坛进行了总结,他表示本次讲坛可进一步推动乌中文化交流和现代化道路互鉴,表示未来可进一步加强与中国非洲研究院的交流与合作。
出席讲坛的乌干达学者、官员和高校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国式现代化表现出浓厚兴趣,并就中国中医与非洲传统医药、家庭观念、教育理念、汉语学习、中国式现代化对非洲的启示等问题,同中国学者进行了交流和探讨。讲坛在友好热烈的氛围中一直持续到下午3点才结束。
图为讲坛现场
结束了第二十届中国讲坛的活动,中国非洲研究院学术交流团马不停蹄地前往中国驻乌干达大使馆拜访。中国驻乌干达大使馆公参范学成介绍了乌干达政治、安全、外交及中乌关系发展的情况,并就中乌人文交流和现代化发展等问题与学术交流团成员进行了交流。中国驻乌干达大使馆政治处主任张卓、随员张诗雪参加座谈。
图为中国驻乌干达大使馆公参范学成(中)与学术交流团成员合影,右二为大使馆政治处主任张卓,左一为乌干达发展观察中心执行主任、高级研究员Allawi Ssemanda
在乌期间,中国非洲研究院学术交流团还应乌国会议员Dan Atwijukire Kimosho和Rosemary Nyakikongoro的邀请,先后前往距坎帕拉约400公里的卡佐地区和希马地区,与基层官员和民众交流。在卡佐地区,区主席Samuel Mugisha热情欢迎中国非洲研究员学术交流团一行。学术交流团与该地区非政府组织卡佐社会赋权网络就减贫问题进行了座谈交流。在希马地区,学术交流团在当地非政府组织希马妇女发展论坛举办讲座,就中国的减贫经验、妇女教育在减贫中的作用和中国西藏自治区的减贫历程等与50多名与会者进行了交流。乌干达国会议员Rosemary Nyakikongoro发表致辞,感谢中国学者深入乌干达基层调研和座谈。乌干达总统派驻希马地区特别代表Pulikeria Muhindo出席座谈并讲话。
图为在卡佐地区的交流现场
图为王晓明副院长向卡佐地区Samuel Mugisha主席赠送中国非洲研究院书简纪念品
图为在希马地区的座谈现场,演讲者为国会议员Rosemary Nyakikongoro,右一为乌干达总统派驻希马地区特别代表Pulikeria Muhindo
中国非洲研究院学术交流团还先后前往麦克雷雷大学孔子学院、乌干达发展观察中心(DWC)、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乌干达)调研,并与乌干达教育部国家课程发展中心进行了交流。
图为学术交流团成员同麦克雷雷大学孔子学院中方教师等合影
图为学术交流团向乌干达发展观察中心赠送四卷本《习近平谈治国理政》(英文版)
图为学术交流团成员与中国海洋石油乌干达有限公司副总裁王聚锋合影
图为学术交流团成员与乌干达教育部国家课程发展中心官员 Abudulaziz(右三)及在乌干达实习的中国学生合影
通过几天的调研与座谈交流,乌干达各界对于加强中乌合作,尤其是在教育和减贫、投资与基础设施建设、医药与卫生等领域合作的强烈意愿,给中国非洲研究院学术交流团留下了深刻印象,这为中国非洲研究院未来赴非举办中国讲坛和进一步发挥国家级智库功能提供了有益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