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活动 > 学术交流
“2021年中东形势走向及前瞻”视频研讨会在京举行
文章来源:朱泉钢    日期:2020-12-30
】【打印 关闭

 

 

 

 

 

2020年12月29日,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院海湾研究中心联合主办“2021年中东形势走向及前瞻”研讨会。会议采用线上线下方式,主场设在西亚非洲研究所。来自外交部、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宁夏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新华社等相关政府部门、重要智库、高等院校新闻媒体50名专家学者参加研讨会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副所长王林聪研究员发表致辞并主持研讨会。

 

 

 

图为在线专家

 

 

图为研讨会主会场

 

图为王林聪主持研讨会

 

围绕2021年中东局势及热点问题走势、美国新政府的中东战略变化及应对、新时代推进中国与中东国家深入合作等重要议题,与会专家和学者展开深入讨论作了精彩的发言

图为吴思科发言

吴思科(中国中东问题前特使):在疫情和大变局相互作用下,2020年对中东而言是一个剧烈震荡性变化的一年。2021年美国新政府虽不愿全盘接受特朗普的中东政策,但也不太可能回到特朗普上台之前的政策。中东在中国外交中有重要地位,未来中国与中东国家的合作既要抓住互有所需的机遇,也要防范域内外因素所造成的挑战。

 

 

图为解晓岩发言

 解晓岩(中国叙利亚问题特使):2021年中东形势着重关注阿以关系调整、以伊土沙四强崛起、美俄地区博弈、伊朗议题和新冠疫情等问题。中国的中东外交可以从几方面着力:加大双方健康命运共同体建设、稳步有序推进“一带一路”共建、建设性参与中东地区事务、夯实双方友好关系。

 

 

图为李成文发言

 李成文(中国外交部中阿合作论坛事务大使):2021年中东地区将呈现不确定性因素增多,变局、乱局交织,地区格局加快演变特征。中国同阿拉伯国家的关系持续发展,以鲜明的稳定性应对各种不确定性,成为国家间关系的典范和南南合作的样板。同时,中阿关系也面临着疫情后遗症、外部因素干扰、地区热点问题频发等挑战。中国要运用整体思维谋划地区工作做好团结抗疫工作巩固传统合作领域开辟新合作领域深化人文交流。

 

图为杨光发言

 杨光(中国中东学会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前所长):由于中东国家普遍面临经济发展困境、民族国家建构难题、地区大国力量对比失衡,因此,中东乱局在2021年仍很难消除。美国新政府改变中东势的作用有限,主要是因为美国在中东地区利益下降,其全球战略重心已调整到亚太。中国和中东的关系仍有非常好的发展机遇,关键是中国要发挥好自己的优势。

 

图为李绍先发言

 李绍先(宁夏大学中国阿拉伯研究院院长):尽管拜登对中东事务的看法和特朗普有很大的不同,但是拜登政府的中东战略转变空间很小。因此,美国在中东地区将继续推动战略收缩,更大程度上采取离岸平衡战略。美国在伊朗、巴以问题上政策可能会有所调整,但更多是策略性的。当前的中东变局与美国的战略收缩关系密切,这一进程仍在持续和传播中。

 

图为袁征发言

 袁征(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副所长):拜登政府上台后,会以抗击疫情、恢复经济、重建社会团结等国内议题为优先。在中东问题上,新政府将在继承特朗普政府中东政策的基础上进行适当调整。战略收缩的趋势不变,在政策的风格上会更多地注重多边主义和外交斡旋,诉诸武力威胁的倾向会有所淡化。在热点问题上,比如巴以问题,阿以问题和伊核问题,两届政府的目标是一致的,在策略和做法上会有一些不同。

 

图为殷罡发言

 殷罡(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研究员):我们要客观务实地评估特朗普政府的中东遗产,特朗普在中东做了许多事情,其中不乏打破常规之举。如何处置特朗普的中东遗产,拜登政府调整的余地很小。就巴以问题而言,“世纪协议”将是其解决的重要基础。

 

图为牛新春发言

 牛新春(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中东所所长):长期以来,在世界政治现代化进程中,中东地区出现了很多反现代化的趋势。学界认为,这种“例外论”的原因是外部干预、伊斯兰教、阿以冲突和石油影响。当前,这四个因素都在发生变化,中东地区的政治正在经历过去一百年没有的重大变化。

 

图为董漫远发言

 董漫远(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研究员):受美国大选、沙特战略透支、伊朗战略忍耐、阿以缓和、地区热点深陷僵局、新冠疫情等因素的影响,中东形势当前呈现出总体缓和,热点僵持,局部紧张的特征。值得注意的是,域内外各利益攸关方博弈呈现新特点,主要表现为地缘经济博弈和竞争加剧。

 

图为唐志超发言

 唐志超(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政治室主任):2021年拜登上台之后,美国中东政策的趋向仍是战略收缩,中东在拜登政府外交政策中不占优先地位一定程度上采取“去特朗普化”的政策,主要是在伊核问题和巴以问题上政策回调,但特朗普已经实质性推动的内容拜登只能选择继承。此外,应注意东地中海问题、西撒哈拉问题等新热点的动向。

 

图为丁隆发言

 丁隆(对外经贸大学海湾研究中心主任):整体来看,美国拜登政府很难对特朗普政府的中东遗产作出大幅度改变。中美在中东的竞争已经是一种趋势,美国在积极运作,试图损害中国中东利益,破坏中国与中东国家的友好合作。对此,中国要做好充分的防范,并积极作为,确保我国家利益。

 

图为吴毅宏发言

 吴毅宏(新华社世界问题研究中心研究员):中东依然是美国新政府必须迈过的一道坎,中东仍然是大国影响力、地区和国际冲突最主要的战场之一。随着中东地缘政治多元化,美国逐渐意识到彻底离开中东并不是一个明智的战略选择。2021年,我们要重点关注以下问题:中东的疫情难民问题、恐怖主义问题、中美博弈、电子商务竞争加剧问题等。

 

图为余国庆发言

 余国庆(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研究员):拜登上台后,美国新政府对以色列政策不会跟特朗普时期有太大差异很难在关键议题上进行大幅修正,但会在一些具体问题上采取更积极的政策。拜登主政后,中国在巴以问题上的外交活动空间将增大,尤其是在利用多边主义平台方面。

 

图为王凤发言

 王凤(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国际关系室主任):2020年,阿富汗和谈进程取得比较大的突破。原因主要是两方面的,客观上,美国支持的阿富汗政府与塔利班在政治、军事上的长期僵持之势;主观上,美国全球战略收缩和从阿富汗撤军的意愿。拜登上台后,塔利班与阿富汗政府之间和谈趋势还会加强,但是双方是否能够形成和平局面尚难言乐观

 

图为王建发言

 王建(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信息室主任):美国拜登政府回不到2015年的“伊核协议”,他必须先解决伊朗的弹道导弹和地区政策问题。阿以关系缓和的根本动力是经济因素,疫情若持续冲击阿拉伯国家的经济,将会进一步加快阿以缓和。拜登政府重回“两国方案”的表述不太准确,拜登回不到之前的“两国方案”了。

 

图为陆瑾发言

    陆瑾(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副研究员):拜登入主白宫后,美国政府可能会重新加入“伊核协议”,但困难和阻力多。伊朗方面看,有几个现象值得关注伊朗民众期待政府利用所有途径解除制裁鲁哈尼急于与拜登谈判保守派不反对与美国谈判伊朗有条件地欢迎美国重新加入“伊核协议”等。

    王林聪在对研讨会作总结发言时指出,研讨会专家学者对中东整体形势走向的判断可以概括为两方面:变与不变。不变而言,中东动荡的局势仍然会持续,地缘政治激烈博弈仍然会持续中国中东关系特别是疫情期间紧密合作及疫情后深化合作态势不会改变美国从中东进行战略收缩的整体趋向不会变。而论,涉及问题变数很多,域外大国美国拜登政府在一些中东问题策略上调整地区力量的崛起是重要的变量热点问题可能发生新变化地缘经济竞争趋势在增强等。他最后指出,此次研讨会的作用体现为三点:对研判中东局势非常具有指导性和前瞻性;提升了我们服务中国外交的能力;对我所明年撰写中东黄皮书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图为王林聪总结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所方位图
版权所有: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