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活动 > 学术交流
“中东形势暨新时代中国的中东外交”学术研讨会综述
文章来源:王金岩 高颖 陈瑶 谈天 王凤    日期:2018-12-07
】【打印 关闭

20181130日,“中东形势暨新时代中国的中东外交”学术研讨会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召开。此次学术研讨会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当代中东研究”和“大国与中东”课题组、“中东热点问题”和“大国中东战略”创新项目组、《西亚非洲》编辑部和中国社会科学院海湾研究中心联合举办。参会嘉宾60余人,来自摩洛哥驻华使馆,以及中国外交部、新华通讯社、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上海社会科学研究院、内蒙古民族大学、西北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厦门大学等国家部委、高端智库、著名高校和科研院所等。

一、开幕式及大会主旨演讲

上午9时,会议开幕。中国社会科学院海湾研究中心主任、中国中东学会会长杨光研究员主持开幕式。

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党委书记郭红致欢迎辞。此后中国中东问题前特使吴思科、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副院长董漫远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所长助理王林聪研究员代表与会嘉宾相继发言。吴思科特使认为,当前中东地区正在经历新一轮的动荡,美国仍然是加大中东动荡的搅局者,在中东地区具有较大的影响力。但是,美国“一家独大”的局面已不复存在。中国的中东政策保持稳健,具有较强的定力,可进一步推进。董漫远研究员认为,美国在中东地区仍然发挥着主导作用,并从原则、底线、目标、发力点几个方面分析了特朗普的中东政策。王林聪研究员从叙利亚问题角度阐述了中东局势的演变和走向。他认为,叙利亚问题是“被制造”的结果,它是当前中东地缘政治博弈的枢轴。叙利亚问题呈现长期化特征,加速了中东秩序的重塑。

二、摩洛哥驻华大使、与会专家发表演讲

接着,大会特别邀请摩洛哥驻华大使阿齐兹·梅库阿尔先生研讨会,发表了题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摩洛哥王国——60年的友谊》演讲。西亚非洲所党委书记郭红主持了阿齐兹·梅库阿尔大使的演讲活动。

随后,大会发言阶段,有6位专家先后发言,王林聪研究员担任该时段主持。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杨言洪教授认为,2018年中东依然战乱不断,热点频出。2019年,伊朗问题可能超越叙利亚问题成为最大的热点。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殷罡研究员逐一分析了2018年中东问题的主要看点,分别是:“伊斯兰国”武装在叙利亚、伊拉克局部地区的死灰复燃;叙利亚三分天下格局初定;美国启动对伊朗新制裁;也门交战双方对荷台达地区展开关键争夺;利比亚三方割据僵局有松动迹象等。上海外国语大学中东研究所所长刘中民教授剖析了穆斯林兄弟会的起落与中东国际关系走势,并具体分析了沙特、埃及、土耳其和卡塔尔对待穆兄会的态度及原因。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中东研究所牛新春研究员从中国在中东的利益、中国在中东的影响力以及中东对中国的重要性等三个方面分析了当前中国的中东政策。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李伟建研究员分析了当前动荡国际局势背景下中东形势的特点与趋势。他认为,全球性议题对中东的冲击力不断增强,并分散着全球的焦点。治理和发展问题将成为中东地区的新议题。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中东研究室主任唐志超研究员预测了2019年中东形势的几个看点,诸如,伊朗问题将超越叙利亚问题成为地区最重大的安全问题;叙利亚问题将进入新的阶段,美国、以色列和沙特恐将联手在叙利亚驱逐伊朗势力;阿拉伯版“北约”即将成立,但其前景并不看好;“卡舒吉事件”将对沙特王储未来执政造成影响;海湾地区的风险呈现上升趋势,等等。

三、关于“中东局势及走向”专题研讨

下午,会议进入小组研讨阶段,分别在三个分会场同时举行。

第一分会场研讨议题为“中东局势及走向”,共分两个时段进行。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新华社国际问题研究中心、上海社会科学院、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北京外国语大学、对外经贸大学、西北大学、内蒙古民族大学等单位的14位国内中东学界的知名专家参加了本场讨论,若干名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在读博士和硕士生也参加了会议。

会议第一时段,学者们围绕2018年中阿关系发展、海湾地区秩序变化与重建、中东时局的变化、中东民族国家建构、海湾阿拉伯国家的威权转型等方面展开了讨论。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西亚非洲》编辑部主任安春英研究员担任该时段主持。

北京外国语大学阿拉伯学院张宏教授对2018年中阿关系大事进行了简要回顾。他认为2018年中东地区的整个形势和中阿关系的发展体现出“雷声大,雨点小”的特点。中阿关系合作进程表现出缓慢、风险增大等趋向。

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刘月琴研究员对海湾地区战争频仍及局势错综复杂等现象进行了评估。她指出,当前情况下,中东显示出美俄竞争激烈、教派斗争、地区大国对叙利亚干涉越来越大、越来越深的特点。在此基础上,秩序新变化已出现,以色列作为阿拉伯共同敌人被瓦解的趋势十分明显。

上海社会科学院国际问题研究所副所长余建华研究员认为中东进入转型与变革的年代,域外大国和地区大国形成两大阵营博弈互动。埃及、叙利亚、沙特分别代表的三类国家进入了矛盾期,中东地区形成了沙特、土耳其、伊朗、以色列、埃及五强争霸的局面。中东秩序进入变革时代,秩序和治理两个问题更为突出。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中东所副所长廖百智研究员分析了2011年以来中东地区出现的发展道路之争、教派之争和反恐之争。他认为,当前矛盾的焦点是地缘政治之争,该方面表现为美俄之争以及沙特、伊朗、土耳其等地区大国之争。他还提出,巴以问题目前已经从危机解决转向危机管控,但从中东诸多国家对巴以问题的反应看,巴以问题仍折射出该地区的人心向背。

西北大学叙利亚研究中心主任王新刚教授联系到一战结束之百年以及中东国家体系构建中出现的问题,分析了当前中东出现的秩序构建等一系列问题。他还对中东民族国家构建的基础重新进行了思考。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外语学院副院长丁隆教授就海湾君主国政权属性发生变化进行了阐释。他认为海湾君主国政体呈现从传统威权向现代威权的转型。治国理念、治国手段和体制机制发生变化。但是,海湾君主国自身能力与预期目标之间还存在差距。

在第二时段,学者们主要探讨了特朗普上台对中东秩序的影响、中东区域形势安全化动向、中东地区的挑战与转型、中东向何处去、阿拉伯世界转型、地区大国的崛起与中东地区秩序的崩溃等问题。本时段由上海社会科学院国际问题研究所副所长余建华研究员担任主持。

新华社国际问题研究中心唐继赞研究员分析了特朗普上台后在中东采取的重大举措。比如,诱发卡塔尔断交风波,支持以色列迁馆,承认耶路撒冷为以色列首都,退出伊核协议等。他认为,这些举措表明,特朗普是中东秩序的搅局者,这使中东局势雪上加霜,秩序更加混乱。而美国乱中取利,体现出了特朗普的商人特征。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现代国际关系》副主编黄昭宇研究员对中东区域形势的安全化进行了分析。他指出,在安全化背景下,出现了大国介入形式变化、地区国家分化重组与集团化对抗等态势,地区国家还普遍存在内忧外患、内乱外倾等现象。在此情况下,中东安全化态势越来越明显,体现出意识形态化、政治化、军警化、对抗化等趋势。此外,他还指出,解决内政问题、谋求国内全面均衡发展、实施均衡外交是实现安全化的出路。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执行主编姜志达编审通过域外大国参与中东冲突阐释了中东现在面临的挑战与转型。这些挑战包括:1、中东安全问题越来越突出,地区大国主导权之争尖锐,还受到美俄干预;2、我国在中东地区推动“一带一路”受阻。最近双方合作较少,原因在于中东国家重视安全,把发展放在第二位。在转型问题上,中东国家正在进行缓慢的转型,很多国家更愿意为重塑有利的地区格局而进行博弈。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中东研究所田文林副研究员围绕当前中东向何处去等重大问题,认为,中东地区形势的保守化趋势值得关注。阿拉伯世界是中东政治的主要力量,中东政治向何处去主要看阿拉伯世界往何处去。在中东转型过程中,非阿拉伯国家——以色列的话语权可能会扩大。从整体来看,中东政策和中东经济仍没有摆脱依附性强的特点,相反依附性进一步增强。

内蒙古民族大学世界史研究所副所长王泰教授从历史长时段分析了当前阿拉伯国家的转型特点和趋势,表现为 “四个去”、“四个再”和“四个转移”。“四个去”与“四个再”指:政治上的去威权化和再威权化,安全上的去美国化和再集团化,经济上的去石油化和再贫困化,文化上的去极端化和再伊斯兰化等。“四个转移”指阿拉伯世界权力结构中心由埃及向沙特转移,冲突热点和矛盾从巴勒斯坦向海外转移,矛头所指对象由以色列向伊朗转移,内部偏重政治稳定向经济发展转移等。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西亚非洲中心金良祥副研究员就地区大国崛起与中东地区秩序崩溃进行了分析。他从对当前局势判断出发提出,域外大国对地区的影响不及地区大国崛起对该地区的影响。而地区大国崛起的原因,主要来自民族复兴的历史动力、美国的战略收缩、中东原有秩序的崩溃以及新秩序难以形成等因素。

、关于“中东国际关系”专题研讨

第二分会场议题“中东国际关系”,分两个时段进行。专家学者们围绕中国与中东国家关系、美国的中东政策、以色列外交关系以及土耳其经济形势等问题进行了探讨。第一时段由中国社科院西亚非洲研究所国际关系室副主任王凤副研究员主持,有6位学者先后发言。第二时段由中国社科院世界历史研究所毕健康研究员主持,共有5位学者发言。

上海外国语大学中东研究所丁俊教授指出,在当前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日益走进世界舞台中央等背景下,中国与阿拉伯国家关系发展展现了新定位、新起点、新内涵、新路径、新目标和顶层设计等新特征,但同时也面临着地区动荡、大国博弈、对阿拉伯国家研究不足等新挑战。

西北大学中东研究所王猛副研究员回顾了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中国中东外交的发展历程,指出“一带一路”的提出是新时期全球发展合作的中国方案。他认为,当前中东地区是中国整体对外参与中的配角,中国中东外交在行为选择上受到制约,能力和手段还相对短缺,在路径选择上双边是事实、多边是目标。

毕健康研究员认为以色列的中东战略经历了防御、相持和突围三个阶段,当前以色列战略调整的主要内容是建设海洋强国和东西双翼齐飞。他指出,中国与以色列在“一带一路”倡议中合作基础牢固、互信度高,尤其表现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和创新合作等方面。但是中以合作也面临着一些障碍,包括以色列在对华关系上面临美国的压力、中东地区局势动荡、以色列国内对“一带一路”倡议存在误解等。

中国社科院西亚非洲研究所王建副研究员分析了沙特与以色列关系改善的背景与影响。他指出,在伊朗崛起、美国战略收缩和巴以问题边缘化等地缘政治背景下,以色列有着在中东地区打破孤立地位的需求,沙特萨勒曼王储也需要对抗伊朗并进行经济调整以稳固地位。他认为,沙特与以色列关系改善有两大目标:一是组建对抗伊朗联盟,二是促进经济发展。双方关系的改善能够将沙特的资源和资金优势与以色列的创新技术结合起来,但会加剧沙特和伊朗两大阵营的对立紧张局势,还会使阿拉伯国家内部团结问题变得更加尖锐复杂。

中国社科院世界历史研究所姚惠娜副研究员从利益集团影响的角度切入,对美国的中东研究进行了分析。她指出,利益集团通过影响中东研究来影响美国中东政策是一个长期传统。这增加了美国中东研究资金的投入,提高了研究的质量,促进了美国中东研究的繁荣,但也将地区矛盾引入美国中东研究学界。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美国所王锦副研究员指出,特朗普上台后,美国加速全球收缩态势。在此背景下,美国对中东政策的调整主要有联沙、联以、依靠同盟,遏制伊朗,打击伊斯兰极端主义,推出中东和平计划等四方面内容。她认为,美国构建的“美国-以色列-沙特”同盟本身存在脆弱性,伊朗问题前景尚不明确,“世纪协议”将进一步动摇地区稳定,美欧在中东政策上的裂痕也在增大。

王凤副研究员指出巴基斯坦在“9.11”事件后对阿富汗塔利班的政策从公开支持转变为秘密支持,其根源在于印巴长期对抗难以解决,阿巴关系难以平稳发展,因此巴基斯坦将遏制印度、确保国家安全作为外交首要核心目标。同时巴还希望维持一个友好的阿富汗,避免腹背受敌。她认为,巴基斯坦不会轻易放弃对阿富汗塔利班的支持,但其政策调整难度很大,不仅需要解决阿巴问题,更要解决印巴对抗问题。

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院长李秉忠教授指出:土耳其经济前景呈现向好趋势,英国脱欧对其有利;土耳其库尔德问题正处于僵持阶段,通过强力解决的方案效果仍有待观察。他认为,大权在握的埃尔多安总统能否巩固既有成果和坚持世俗主义大原则决定了土耳其的政治前景,而土耳其的伊斯兰主义倾向和向总统制的转变是它与西方关系恶化的关键原因。土耳其希望为中东发展贡献“土耳其方案”,与“一带一路”倡议有着许多契合之处。

中国社科院西亚非洲研究所魏敏研究员从中央银行独立性的角度分析了总统制下土耳其经济政策的走势。她指出,当前埃尔多安总统已成为土耳其经济无懈可击的最高决策人,其对中央银行的掣肘直接造成了里拉危机的爆发。她认为,土耳其需要更加独立的中央银行和货币政策,迫切需要缓和与美国和欧盟的关系,需要缓和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关系以获得金融支持,还要妥善解决好资本开放与宏观审慎监督的关系。

西北大学叙利亚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王晋认为以色列在叙利亚问题上的关切点在于:伊朗扩张对以色列安全的威胁、对戈兰高地问题复杂化以及对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落入伊朗支持的什叶派手中的担忧。他指出,以色列通过空袭打击安全威胁、大规模军事报复、全力游说美国与俄罗斯、拉拢沙特等阿拉伯国家围堵伊朗等手段来应对叙利亚问题,未来可能面临着黎巴嫩真主党实力大增、与俄罗斯协调关系等挑战。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阿拉伯学院戴晓琦教授指出,中国与阿拉伯国家产能合作具有一定政治意义,中东地区是中国“一带一路”三个阶梯中的第二阶梯。他认为,当前中阿从政府切入型合作转变为市场导向型合作,双方油气合作向上游和下游合作发展,合作层次深化,出现了诸如抱团出海、第三方合作等产能合作新方式。

 此外,专家学者还围绕中国与以色列的合作、巴基斯坦塔利班与阿富汗塔利班之间的关系、以色列与俄罗斯关系、中阿产能合作途径等问题进行了热烈讨论。

五、关于“中东热点问题及其变化”专题研讨

第三分会场议题为“中东热点问题及其变化”,共分两个时段进行。第一时段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余国庆研究员主持,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马晓霖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樊吉社研究员、新华社国际问题研究中心顾正龙研究员、厦门大学中东研究中主任范鸿达教授、西北大学中东研究所赵广成副研究员、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中东研究所秦天研究员依次发言。

马晓霖教授评价了“阿拉伯之春”后伊朗西进战略的收益与损失。他认为阿拉伯之春后,伊朗在外交上不断取得重大胜利,其在中东的影响力达到自萨法维王朝以来的顶峰,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第一,其针对“伊斯兰国”的反恐战争大获全胜;第二,伊朗彻底打通了“什叶派走廊”,成功构筑什叶派同盟;第三,其军事影响力通过胡塞武装达到红海地区;第四,通过阿斯塔纳进程参与重塑叙利亚格局。但另一方面,伊朗的过度扩张也引发了严重后果。首先是激怒了以色列,使得其经常以武力方式在叙利亚境内遏制伊朗的过度扩张;其次是导致了沙特与伊朗关系持续紧张,刺激了阿拉伯温和国家与以色列结盟;最后是导致了美国将伊朗看成中东动乱的总根源,退出伊核协议,恢复对伊制裁。

樊吉社研究员评价了特朗普政府在伊核协议上的政策。他指出伊核协议是大国合作的经典案例,也是防扩散成功的典范,其内容也较好地实现了国家权力与义务的平衡。他将美国退出伊核协议的原因归纳为四点:从特朗普个人因素来看,其对伊朗十分反感和厌恶;从美国政府的决策层面来看,退出伊核协议属于非常规决策;从核问题本身来看,特朗普并不关心核问题本身,而是致力于抑制伊朗的扩张;从地区层面上看,伊朗核协议对特朗普来说也是平衡该地区各路势力的杠杆。总的来说,特朗普政府的政策体现了美国优先的原则,但其是否能用施压的手段达到目的十分值得怀疑。

顾正龙研究员通过考察美国对伊制裁的“豁免名单”评价了美伊博弈的现状。他认为美国对伊朗的新一轮制裁虽严厉但漏洞百出,同时美国对清单中“豁免国家”的豁免期限并不确定。其是否会延长取决于以下几个因素:首先取决于美、伊与各个重要石油进口国谈判的结果,其次在于美国是否能通过合适的政策,以填补制裁造成的能源供给缺口;最后取决于清单上的石油进口国是否能找到替代伊朗石油的货源。美国将继续对伊朗软硬兼施,迫使其让步,但伊朗可能选择继续坚持直到特朗普下台的强硬政策。

范鸿达教授通过定量研究,在梳理了1949-2018年以来《人民日报》有关伊朗的5200余条报道的基础上,研究了新中国如何看待伊朗的问题。从报道数量上来看,《人民日报》对伊朗的报道在中东国家中属于中等偏上的水平。近年来,中国媒体对习主席访问伊朗的报道较多,对伊朗领导人的报道较少。

赵广成副研究员结合自己亲历伊朗亲政府游行和反政府示威活动,从三个角度分析了目前伊朗国内的政局。首先,反政府示威的主要起因在于物价上涨。其次由于年轻人失业率高,收入较低。最后,相当一部分伊朗民众不赞同伊朗对叙利亚、也门等国局势的过多介入。

秦天副研究员分析了美国对伊朗的“全面遏制”政策中存在的矛盾。他指出,特朗普致力于全面遏制伊朗,但无法如意。原因在于:1、全面遏制与制裁之间存在落差,制裁只能作为政策工具而非政策本身。即使制裁达到全面,遏制也并不能达到全面。2、美国针对伊朗的制裁与其在其他地区的政策目的存在矛盾,如打击真主党将直接影响黎巴嫩的稳定。3、制裁本身就有矛盾之处,如在全面制裁中选出了八个豁免国家。总之,上述矛盾影响了美国中东政策的整体性,但并不会降低美国制裁的强度。

在本时段讨论环节,学者们还就“伊朗游行示威及其政局”、“美国对中东的空中干预”、“美国的中东政策与特朗普中东政策的异同”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本分会场第二时段会议由北京外国语大学阿拉伯学院教授马晓霖主持,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研究员余国庆、上海外国语大学中东研究所副研究员包澄章、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助理研究员魏亮、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助理研究员朱泉钢、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中东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唐恬波依次发言。

余国庆研究员分析了2018年的巴以局势。他指出,巴以关系从起点回到了原点,即《奥斯陆协议》之前的状态。一方面,巴以互不信任、互不承认,过去的阶段性和平协议已经不受巴勒斯坦人的承认。另一方面,巴勒斯坦内部哈马斯与法塔赫的争斗仍在继续,加沙局势“令人窒息”,巴以关系处于20年来最糟糕的情况。在此情况下,美国想推动巴以达成“世纪协议”,但始终是“雷声大,雨点小”。同时,以色列与阿拉伯国家之间的关系正在走上正轨,其与沙特、阿曼、阿联酋等国的关系都在解冻。以色列采用绕过巴勒斯坦来发展同其他阿拉伯国家关系,一方面使其在中东突围,另一方面也给巴勒斯坦人施加了压力。

包澄章副研究员从动因与分歧两方面分析了阿联酋与沙特的联盟。在结盟动因方面,首先,两国在地缘政治上的共同利益促成了两国联盟,如共同应对阿拉伯之春、共同应对伊朗的扩张、警惕和防范国内政治伊斯兰力量等。其次,两国各自力量尚不足以主导地区秩序,也需要进行结盟。最后,在政体建设、国家治理、社会改革等问题上,沙特将阿联酋看做是一个范本及地区伙伴。在分歧方面,两国对于地区威胁认识的差异导致了两国政策的区别。具体体现在:沙特认为伊朗是首要威胁,阿联酋则认为主要威胁来源于政治伊斯兰势力;两国在对叙利亚、也门、伊朗等国的政策并不完全一致,甚至有矛盾之处。

魏亮助理研究员从大选和组阁的视角分析了伊拉克的政治变迁。他认为,最近伊拉克的两届选举都呈现“三旧一新”的特征。“三旧”指计票的合法性依旧受到怀疑,党派的分化组合依旧矛盾重重,新生政府依旧是一个弱政府;“一新”指的是以希斯塔尼为代表的新宗教权威的兴起。目前,伊拉克政坛三大派别的格局没有大的变化,随着“伊斯兰国”被击溃,民生问题成为伊拉克政府所要面对的首要问题。同时从希斯塔尼、萨德尔、马赫迪等代表人物的政治取向来看,国家主义和民族主义有抬头趋势。总之,最近大选结果对伊朗有利而弱化了美国的地位。

朱泉钢助理研究员从各派武装力量的角度分析了也门的安全治理问题。他认为,也门存在着常规军和多个非国家武装力量。根据与哈迪政府关系的差别,这些武装力量可分三种类型:哈迪政府军及其支持者,哈迪政府的反对者以及摇摆力量。多种武装力量的崛起主要是由于也门崩溃的国家机构,尚武传统和这些力量存在内外支持基础。这些力量形成了混合型安全治理架构,体现在军阀化倾向、安全治理水平化和本地化、常规军和非国家武装力量的混合化。这加剧了也门身份冲突的暴力化,造成了未来安全部门改革的困境,并将使外部干预长期化。

唐恬波助理研究员分析了2018年大选后伊拉克内政外交的动向。她指出,随着库尔德和逊尼派势力的下降,什叶派主导的伊拉克政坛迎来了三大变化。第一是权力中心的分散;第二是地区主义的抬头;第三是伊拉克版本的“真主党”正在形成。同时,年迈的希斯塔尼一旦去世,将削弱伊拉克的宗教力量对政局的影响。

在自由讨论环节,专家学者们就“巴以问题是否会回到原点”、“伊朗如何应对美国制裁”、“如何看待库尔德公投”等议题展开了讨论。

六、外交部领导做报告及大会总结

下午4点,大会特别邀请了外交部西亚非洲司肖正军副司长做了“中东形势变化”报告,肖司长的演讲受到了与会代表的热烈欢迎,专家们与肖司长进行了积极互动。西亚非洲所党委书记郭红主持了肖司长的演讲活动。

此后,进入大会总结阶段,各分会场进行了汇报。唐志超研究员主持了闭幕式。

王泰教授代表第一分会场向大会汇报了研讨情况。学者们一致认为,当前是一个变革、转型的中东,也是一个动荡的中东。中东形势依旧不乐观,转型虽然明显,但成就并不突出。中国社科院西亚非洲所中东室副主任刘冬副研究员代表第二分会场汇报了研讨情况。学者们集中在“一带一路”视域下中国与阿拉伯国家关系发展、地区国家关系发展以及当前主要地区国家的经济和外交走向等若干方面,讨论热烈,不时碰撞出思想的火花。包澄章副研究员代表第三分会场向大会作了汇报,介绍了学者发言要点,具有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相结合、文献研究和田野调查相交叉、理性思考和直观感受相融合等特点,因此促进了中国的中东研究。

最后,王林聪研究员作大会总结发言。他指出,这次学术研讨会举办得非常成功,研讨会贯穿了“三句话、九个字”,即“怎么看”、“怎么变”、“怎么办”。对于怎么看2018年中东形势,专家们做了非常精辟的分析;对于未来中东形势怎么变,许多专家也做了研判和分析,专家们还有强烈的时空感,关注从1919年到2019年整整100年的历史时段;对于怎么办,学者们对于中国的中东政策与战略提出了许多新思考和新问题。全天研讨会充分展现了学者们闪光的思想火花,深入的理性思考,体现学理性和前瞻性,是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相互融合的一个学术盛会。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所方位图
版权所有: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