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活动 > 学术会议
“第二届中非文明对话大会”在京成功举行
文章来源:李若杨    日期:2023-05-22
】【打印 关闭

 

 

2023516日下午至17日,中国非洲研究院主办的“第二届中非文明对话大会”在北京成功举行。大会主题为“中国式现代化与非洲发展道路”,旨在加强中非双方现代化与发展道路探索交流,深入推进中非文明交流互鉴。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中国历史研究院院长党委书记高翔非洲联盟驻华代表处常驻代表拉赫曼塔拉·奥斯曼中国政府非洲事务特别代表刘豫锡,南苏共和国驻华大使昆巴·蒙代出席开幕式并先后致辞高翔院长向非洲学者分别赠送了《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1-4卷中文版、英文版、法文版。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党组成员甄占民主持开幕式。

 

 图为高翔院长在致辞

 

高翔在致辞中首先代表中国社会科学院向第二届中非文明对话大会的召开表示诚挚祝贺!向各位嘉宾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

高翔指出,当前,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一方面,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历史潮流不可阻挡;另一方面,恃强凌弱、巧取豪夺、零和博弈等霸权霸道霸凌行径危害严重,和平赤字、发展赤字、安全赤字、治理赤字加重,人类社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应对共同挑战、迈向美好未来,需要经济科技力量,更需要文化文明力量。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全球文明倡议,立足时代特征和人类文明发展方向,致力于克服人类社会现代化发展面临的阻碍,深刻回答了“人类社会现代化之问”,为促进不同文明和合共生、促进人类文明进步注入了强大信心与力量。

高翔强调,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全球文明倡议提出了加强国际人文交流合作的务实路径,践行全球文明倡议为中非文明交流互鉴开辟了广阔空间。中非要共同践行全球文明倡议,不断构筑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人文交流合作网络,丰富人文交流合作内容,打造样态多样、行之有效的人文交流合作渠道,推动文明交流互鉴。深入开展中非历史观、文明观交流和研讨,深刻总结中非发展历史经验,增强对彼此历史和文明的理解认知,共同讲好中非历史故事、中非文明故事,为新时代中非友好合作行稳致远汲取历史养分、夯实思想根基,推动中非携手走向未来。中国支持非洲国家探索符合自身国情的发展道路,同时愿与非洲兄弟共享中国式现代化机遇,携手同行现代化之路,构建中非命运共同体。

中国和非洲对现代化道路的探索是中非文明交流互鉴的重点。与会学者认为,中国式现代化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开辟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新路径,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和中国力量。非洲国家正在探索符合非洲现实、拥有非洲特色的本土现代化道路,正在加速建设的非洲大陆自贸区,标志着非洲在实现工业化、现代化的进程中迈出了重要一步。中国和非洲在现代化道路探索与治国理政经验交流方面有着广阔的合作空间。

 

 图为拉赫曼塔拉·奥斯曼大使在致辞

 

奥斯曼大使在致辞中表示,“全球文明倡议”体现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是继全球发展倡议和全球安全倡议之后,为应对全球共同挑战,共创人类美好未来,中国向国际社会提供的又一重要公共产品。

奥斯曼认为,文明是多样化的,我们应当超越文明冲突,倡导文明互鉴,推动文明共存,反对文明优越。中非双方都拥有着灿烂的文明,都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为人类文明发展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很多西方人认为,非洲人是没有文明的,非洲大陆是没有文明的,非洲人是要被拯救的。他们以此为借口,掠夺非洲的自然资源,摧毁了许多非洲国家的自主权。但非洲国家的发展充分证明,非洲有深厚的文明和悠久的历史,这些历史和文明正在推动着非洲的发展。中华文明是中国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希望未来中非双方能进一步深入文化交流,尤其是文明互鉴,两大文明共同携手,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更大贡献。

 

 图为刘豫锡特别代表在致辞

 

刘豫锡特别代表在致辞中表示,实现现代化是中非双方的共同追求。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是具有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实际的现代化,实现了经济快速发展,社会长期稳定,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并且以务实的行动推动世界共同发展繁荣,是朝着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更大目标迈进的重要一步,必将为世界提供更多的发展机遇,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包括非洲国家在内的各国人民。非洲国家致力于通过联合自强,追求现代化和民族复兴进入新世纪以来,非盟引领非洲国家加快一体化建设和内生性发展,实现了经济长期稳定增长,并一度成为全球经济增速最快的地区之一。虽然发展道路不同,但中非双方的发展,都植根于人民当家作主和人民团结的文明内涵。中非发展优势高度互补,互利合作,前景广阔。作为非洲最坚定、最可靠的战略合作伙伴,中方始终致力于将改革开放40多年的经验同非洲探索自主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努力对接,将一带一路倡议同非盟2063年议程和非洲各国发展战略对接

 

 图为昆巴·蒙代大使在致辞

 

蒙代大使在致辞中表示,中国式现代化与非洲发展道路这一话题蕴含着文明交流的主题,也体现了当今世界人民的关注。当今世界危机和挑战无处不在,更要求各国之间加强合作。中国和非洲一向是战略合作伙伴,双方在很多领域开展了合作在中国的帮助下非洲成为世界上发展最快的地区之一,经济和社会都取得巨大发展和进步。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为非洲发展提供了宝贵支持,这对非洲来说非常重要,将进一步推动中非关系发展。非洲国家全心支持这些倡议,期待继续加强同中国的合作。我们非常积极地看待中国的作用,我们认为中国从不干涉我们的内政,支持非洲国家的独立发展。

 

 图为甄占民副院长主持开幕式

 

开幕式上,高翔院长向非洲学者分别赠送《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1-4卷中文版、英文版、法文版。喀麦隆雅温得第一大学教授、非洲社会科学联合会前副主席、中国非洲研究院国际顾问委员会非方委员恩科洛·福埃(Nkolo Foé),肯尼亚非洲政策研究所所长、中国非洲研究院国际顾问委员会非方委员彼得·卡格万加(Peter Kagwanja),埃及苏伊士运河大学孔子学院院长大海(Hassan Ragab)、尼日利亚拉各斯大学孔子学院副院长章明(Adetoro Banwo)代表非洲学者接受赠书。

 

 图为高翔与非洲学者代表合影

 

恩科洛·福埃教授表示,“非常感谢这一重要的礼物”。他说,“几年前我开始读习近平主席的著作,去了解习近平主席的思想,我发现中国领导人的思想有很多共同和一脉相承的地方。这些书籍会陈列在我们大学的图书馆中,让更多的人读到它,帮助我们更好的了解和研究中国。”

高翔表示,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思想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的旗帜和灵魂。要读懂当今的中国,读懂中国共产党,读懂中国的现代化奇迹,读懂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发展方向,必须真正读懂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思想。希望通过今天的赠书仪式,进一步深化中国和非洲大陆的文明交流互鉴,进一步有助于非洲学术界和朋友们真正读懂今天的中国共产党,读懂今天的中华民族。同时也从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思想中获取实现自己国家现代化的智慧和思想借鉴。

 

 图为周弘主持主旨演讲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国际研究学部主任周弘研究员主持大会主旨发言。喀麦隆雅温得第一大学教授、非洲社会科学联合会前副主席、中国非洲研究院国际顾问委员会非方委员恩科洛·福埃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黄群慧研究员,肯尼亚非洲政策研究所所长、中国非洲研究院国际顾问委员会非方委员彼得·卡格万加,北京大学教授、中国非洲史研究会名誉会长李安山先后发表主旨演讲。

 

 图为恩科洛·福埃在演讲

 

表示,中非有着相同的历史遭遇,双方都曾为对抗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而不懈努力。我们的祖先和祖辈一直都在对抗着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争取我们的自由和解放。现在非洲已经取得了自由和独立,但是非洲人民不能忘了过去的历史,尤其是奴隶制的历史。今天,非洲踏上新征程,我们有了新的观念和看法,我们也知道了为何而战、为何发展。美西方正在对非洲施压,要求非洲对抗中国和俄罗斯,这种做法是不正确的,非洲应对此保持警惕。

 

 图为黄群慧在演讲

 

黄群慧认为,中国式现代化蕴含着独特的世界观、价值观、历史观、文明观、民主观、生态观,是对世界现代化理论和实践的重大创新。这种创新可以概括四个方面的理论内涵,分别是人民中心论、本国国情论、文明协调论、和平发展论。中国式现代化坚持了人民中心论的现代化指导思想,丰富发展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理论;坚持了本国国情论的现代化战略途径,为发展中国家独立自主迈向现代化树立了典范,提供了全新的发展理论选择;坚持了文明协调论的现代化目标模式,开创了人类文明交流的新理论逻辑和人类文明新形态;坚持了和平发展论的国际化路径,为促进世界和平和人类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

 

 图为彼得·卡格万加在演讲

 

卡格万加表示,中国式现代化和非洲式现代化是两个不同文明的不同路径的现代化模式,但双方有着共同的目标和发展方向。中国式现代化可以追溯到中国共产党执政初期,当时中国式现代化就已经有了雏形。在非洲,以曼德拉为代表的一些非洲著名领导人在2000年左右提出了非洲崛起的概念,中非关系的不断深化帮助非洲实现了快速发展。当前,中非两种文明的交流比以往更加紧密,中国提出的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都是中国为全人类的共同利益提出的公共产品,非洲有责任和义务支持这些重要倡议,为维护全球共同利益而努力。中国和非洲是两种不同文明,有着不同的发展路径,不同的现代化路径,但我们有着共同的终点,就是构建中非命运共同体。

 

 图为李安山在演讲

 

李安山表示,中国自1978年以来,通过自身努力,实现了经济飞速发展,从一个一穷二白的国家,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对于非洲而言,中国的发展可以为非洲国家提供借鉴,因为双方有着相同的历史遭遇,都曾受过西方列强的侵略和掠夺,也都英勇地同西方列强进行抗争。中国这样一个曾经受到列强侵略掠夺、人口规模巨大、文明悠久、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拥有自己独特的政治体系的国家能够实现发展,一个南方国家也可以实现发展。只要中国和非洲团结起来,双方就一定能够共同迈向美好未来。

 

 图为会议现场

 

大会共设四个议题,分别是“全球文明倡议与中非文明互鉴”“非洲统一组织成立60周年与中非友好关系”“中国和非洲现代化道路的探索”“中非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与非洲发展”。

 

 图为第一议题主持人和发言人

 

第一议题“全球文明倡议与中非文明互鉴”研讨由教育部长江学者、西安外国语大学副校长王启龙教授主持,厦门大学社会与人类学院教授、中国非洲研究院国际顾问委员会非方委员高畅,上海师范大学教授、上海师范大学非洲研究中心主任张忠祥,喀麦隆雅温得第一大学教授查尔斯·罗曼·姆贝勒,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副院长龚云研究员,埃及苏伊士运河大学孔子学院院长大海,先后发言。

 

 图为第二议题主持人和发言人

 

第二议题“非洲统一组织成立60周年与中非友好关系”的研讨由埃塞俄比亚亚的斯亚贝巴大学和平与安全研究所所长、埃塞俄比亚国家对话委员会委员约纳斯·艾德拓主持,肯尼亚非洲政策研究所所长、中国非洲研究院国际顾问委员会非方委员彼得·卡格万加,中非友好联盟副主席、马里著名在华中医迪亚拉,睿纳新国际咨询公司肯尼亚籍政策分析师晨仙,中国历史研究院世界历史研究所研究员毕健康,《中国非洲学刊》常务副主编、副研究员吴传华,先后发言。

 

 图为第三议题主持人和发言人

 

第三议题“中国和非洲现代化道路的探索”的研讨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拉丁美洲研究所所长柴瑜研究员主持,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国际研究学部副主任、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所长张宇燕研究员,尼日利亚中国研究中心主任、中国非洲研究院国际顾问委员会非方委员查尔斯·奥努纳伊朱,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发展战略研究院院长张翼教授,埃塞俄比亚亚的斯亚贝巴大学和平与安全研究所所长、埃塞俄比亚国家对话委员会委员约纳斯·艾德拓,塞拉利昂马可尼大学中非研究院院长阿尔法·穆罕默德·贾洛教授,先后发言。

 

 图为第四议题主持人和发言人

 

第四议题“中非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与非洲发展”的研讨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所长杨伯江研究员主持,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院长李向阳研究员,尼日利亚拉各斯大学孔子学院副院长章明,北京师范大学“一带一路”学院副院长刘倩副教授,中国非洲研究院南非研究中心主任姚桂梅研究员,先后发言。

 

 图为大会现场

 

在闭幕式上,尼日利亚中国研究中主任中国非洲研究院国际顾问委员会非方委员查尔斯·奥努纳伊朱,中国非洲研究院执行院长李新烽研究员作总结发言中国非洲研究院副院长王晓明主持闭幕式

 

 图为查尔斯·奥努纳伊朱作总结发言

 

努纳伊朱在总结发言中表示,从历史的逻辑出发,才能更好地看到历史带来的机遇,才能更好地了解历史的轨迹,才能更好地在彼此之间达成共识。中国一直以来都是以史为鉴,正是因为尊重历史,中国才能更好地实事求是,了解现实,抓住历史带来的机遇。这两天的交流讨论使我们受益匪浅,更好地了解了中国为什么能够取得这样的进步,为什么能用几十年的时间就完成了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道路。作为学者,我们将把今天在中国听到的故事带回国内,打破西方国家散布的不实谣言。感谢主办方提供的交流对话的机会,相信中非之间的合作将会越来越多,越来越好。

 

 图为李新烽作总结发言

 

李新烽表示,此次会议围绕中国式现代化与非洲发展道路这一主题展开,探讨文明互鉴对发展的重要意义,主题鲜明、务实高效、交流深入、成果丰硕。经过一天半的研讨,大家达成四点共识第一,中国和非洲对现代化道路的探索是中非文明交流互鉴的重点第二,中非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为中非文明交流互鉴提供了实践平台第三,落实全球文明倡议为中非文明互鉴指明了发展方向第四,非洲自主发展联合自强为中非文明互鉴提供了全新机遇。相信通过中非双方的共同努力,中非文明互鉴将为世界各文明的交流互鉴发挥积极的示范作用,推动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

 

 图为王晓明主持闭幕式

 

共有来自喀麦隆、肯尼亚、埃及、塞拉利昂、尼日利亚、马里、埃塞俄比亚等国的12位非洲学者,非洲联盟驻华代表处常驻代表、南苏丹驻华大使、阿尔及利亚驻华使馆公参、塞内加尔驻华使馆参赞,中国专家学者、媒体人士等近百人出席会议。有8800多人观看了会议图片现场直播。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所方位图
版权所有: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