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活动 > 学术会议
“中非文明和谐互鉴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中非文明比较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京举行
文章来源:谷亚平 董嘉诚    日期:2023-05-19
】【打印 关闭
 

 

 

20235月12日,“中非文明和谐互鉴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中非文明比较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中国历史研究院举行。研讨会由中国历史研究院和中国非洲研究院联合主办。

 

 

图为开幕式现场

中国非洲研究院 董嘉诚/摄

 

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中国历史研究院院长、党委书记高翔,埃及驻华大使阿西姆·哈奈菲纳米比亚驻华大使伊莱亚·乔治·凯亚莫,索马里驻华大使阿瓦莱·阿里·库拉内喀麦隆雅温得第一大学教授、非洲社会科学联合会前副主席、中国非洲研究院国际顾问委员会非方委员恩科洛·福埃出席开幕式并致辞。中国历史研究院副院长李国强主持开幕式。

《(新编)中国通史》纂修工程部分核心成员、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历史研究院重大历史问题研究专项2021年度重大招标项目《非洲通史(多卷本)》(下称“《非洲通史(多卷本)》”)部分成员, 以及来自喀麦隆、埃及、肯尼亚、尼日利亚、塞拉利昂、坦桑尼亚等国家的专家学者等80余人出席研讨会。

 

 

图为高翔院长致辞

中国社会科学网记者 高磊/摄

 

高翔指出,中国和非洲都是人类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中华文明和非洲文明都是世界文明百花园中绚丽的花朵,既各具特色,又具有共同的特征,那就是和平交往、平等互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上提出的全球文明倡议,倡导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重视文明传承和创新,加强国际人文交流合作。中非合作论坛框架下的中非合作树立了践行全球文明倡议的典范。在“中非友好合作精神”的引领下,中国秉持“真实亲诚”的原则理念和正确义利观同非洲国家开展平等合作,反对霸权主义、单边主义和文明冲突论,从不将自己的发展模式和道路强加于人,坚持共享发展成果和经验,支持非洲国家探索适合自身发展的模式和道路。

高翔强调,把中国和非洲真实的历史告诉人民,把真实的世界历史告诉人民,是中非学界面临的共同任务。编修历史研究典籍是积累历史经验的重要手段,也是文明互鉴的重要载体。编写一部展现非洲历史本来面貌和非洲文明丰富内涵的非洲通史,不仅能够提升中国的非洲历史研究水平,也有助于读者全面了解非洲历史发展脉络,树立正确的非洲观和中非合作观,丰富中非人文交流的成果。希望中非学者汇聚双方智慧,深度挖掘史料,加强理论创新,以中国非洲研究院为合作平台,共同推进《非洲通史》(多卷本)编纂工作,合力打造全面、深入呈现非洲悠久历史和璀璨文明的传世之作。中国社会科学院将不断深化与非洲学界和智库的合作,以多渠道、全方位学术交流和《非洲通史》(多卷本)的研究编撰为着力点,广泛开展文明对话,在互学互鉴中实现共同发展,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智慧和力量。

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中国和非洲虽相隔千山万水,但双方交往源远流长。从《史记》中关于张骞凿空的见闻,到唐代杜环的《经行记》、宋代周去非的《岭外代答》及赵汝适的《诸蕃志》、明代费信的《星槎胜览》,再到清代林则徐的《四洲志》、魏源的《海国图志》,中国古代文献典籍中关于非洲的记载不胜枚举,折射出双方彼此认知由“点”到“面”、由“面”到“里”的逐步深入过程,也见证了两大古老文明交流互鉴的不断深化。

 

 

图为阿西姆·哈奈菲大使致辞

中国社会科学网记者 高磊/摄

 

阿西姆·哈奈菲大使在致辞中表示,非洲国家拥有灿烂的文明和历史,同时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口优势,应该利用好这些优势,从而为社会做出贡献。中国和非洲有着相似的历史和经验,有很多共同点,为中非友好交往和深入合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中国和非洲都曾遭受殖民入侵,在对抗外国侵略的过程中巩固了双方的友谊。中国在非洲国家实现独立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当前中国和非洲有着广阔的合作前景,“一带一路”倡议下有很多大的合作项目,并且取得了累累硕果。习近平主席提出的“全球文明倡议”强调文化多元以及文明对话与协作,反对所谓的“文明优越论”和“文明冲突论”,为实现世界和平和谐提供了可行路径。

 

 

图为伊莱亚·乔治·凯亚莫大使致辞

中国社会科学网记者 高磊/摄

 

伊莱亚·乔治·凯亚莫大使在致辞中指出,中非之间的交往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就非常密切了,过去几十年我们推动中非年轻人之间增加共识,为双方文明的发展做出了贡献。中国和非洲都有着非常灿烂的文明,也是历史上最悠久的文明。中非双方需要进一步深入了解对方历史,这需要双方学者做出更多的努力。

 

 

图为阿瓦莱·阿里·库拉内大使致辞

中国社会科学网记者 高磊/摄

 

阿瓦莱·阿里·库拉内大使在致辞中指出,郑和下西洋途径索马里,提升了中国和索马里之间的贸易和文化交流,双方在交往中秉持了相互尊重的重要原则,对中非文明交流交融具有重要的意义。当前的中非文明交流是以中非合作论坛为框架进行的平等和平的交流与合作,有着坚实的历史基础,并且涵盖了诸多领域。中非双方人民都非常愿意加强彼此之间的交流与了解,对彼此的文明和历史很感兴趣。《非洲通史(多卷本)》 和《(新编)中国通史》的编纂工作有助于打破当前西方国家在相关领域的垄断现状,进一步提升中非文明交流互鉴,促进构建更加紧密的中非命运共同体。

 

 

图为恩科洛·福埃教授致辞

中国社会科学网记者 高磊/摄

 

恩科洛·福埃在致辞中强调,我们需要推动非洲团结和中非团结并以此推动世界团结。中非之间的合作源于古代丝绸之路,“一带一路”倡议让非洲国家受益匪浅,使基础设施得到了极大改善。中非合作是非常实际的,与某些西方国家和非洲之间具有排他性的合作不同。面对部分西方国家和西方学者的傲慢与偏见,中华文明和非洲文明研究者需要从零做起,打破这种偏见,对社会现象背后的原因和历史进行研究。

 

 

 

图为李国强副院长主持开幕式

中国社会科学网记者 高磊/摄

 

本次研讨会共设三个分议题,分别是“中华文明与非洲文明的核心共性研究”“中华文明与非洲文明发展进程研究”“中非文明互鉴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与会嘉宾就通史的编纂工作、非洲文明的历史演变、中非文明交流史、中非文明比较研究、中国对非洲文明的认知、如何推动中非文明交流互鉴等议题展开了深入的讨论和交流。

 

 

图为议题一发言嘉宾

 

第一分议题“中华文明与非洲文明的核心共性研究”的研讨由上海师范大学非洲研究中心主任、《非洲通史(多卷本)》当代卷主编张忠祥主持,厦门大学社会与人类学院教授、中国非洲研究院国际顾问委员会非方委员高畅,郑州大学历史学院教授、《(新编)中国通史》“魏晋南北朝”卷主编陈长琦,西北大学中东研究所教授王铁铮,睿纳新国际咨询公司政策分析师晨仙,中国历史研究院历史理论研究所副所长、《(新编)中国通史》“中国文化史”卷主编左玉河研究员,喀麦隆雅温得第一大学教授查尔斯·罗曼·姆贝勒,华东师范大学教授、中国非洲史研究会会长、《非洲通史(多卷本)》近代卷核心作者沐涛先后发表演讲。

 

 

图为议题二发言嘉宾

 

第二分议题“中华文明与非洲文明发展进程研究”的研讨由肯尼亚非洲政策研究所所长、中国非洲研究院国际顾问委员会非方委员彼得·卡戈万加主持,北京大学非洲研究中心副秘书长、《非洲通史(多卷本)》古代卷重要作者王进杰,塞拉利昂马可尼大学中非研究院院长阿尔法·穆罕默德·贾洛教授,故宫博物院原副院长、《(新编)中国通史》“清代(上)”卷主编朱诚如教授,埃及苏伊士运河大学孔子学院院长大海,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副所长、《(新编)中国通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卷核心作者李正华(由中国历史研究院张凌晖博士代为宣读书面发言),中国历史研究院世界历史研究所研究员,《非洲通史(多卷本)》现代卷重要作者刘兰,华东师范大学副教授、《非洲通史(多卷本)》近代卷主编刘伟才先后发表演讲。

 

 

图为议题三发言嘉宾

 

第三分议题“中非文明互鉴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的研讨由中国非洲研究院《西亚非洲》常务副主编、《非洲通史(多卷本)》当代卷核心作者安春英编审主持,坦桑尼亚国际政策中心主任奥马尔·姆金加,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副校长兼历史学院执行院长、《(新编)中国通史》“总论”卷核心作者朱昌荣研究员(由中国历史研究院赵庆云博士代为宣读书面发言),尼日利亚拉各斯大学孔子学院副院长章明,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副所长、《中华文明史简明读本》核心作者刘文鹏教授,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人文科学高等研究院院长、医学与文明研究院院长李化成,《非洲通史(多卷本)》非中关系卷核心作者张永蓬先后发表演讲。

在闭幕式环节,肯尼亚非洲政策研究所所长彼得·卡戈万加和中国非洲研究院执行院长、《非洲通史(多卷本)》首席专家李新烽研究员作会议总结。

 

 

图为彼得·卡戈万加所长作会议总结

中国非洲研究院 董嘉诚/摄

 

彼得·卡戈万加在总结中指出,中非学者需要聚焦中非文明的比较研究,加强合作,在质和量上要超过西方,要通过历史研究找到未来的研究方向。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对“文明冲突论”的最好回应。

 

 

图为李新烽执行院长作会议总结

中国非洲研究院 董嘉诚/摄

 

李新烽在总结中指出,此次会议立意深远,将中华文明和非洲文明视为世界文明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研讨会以全球视野,将中华文明和非洲文明置于世界文明发展史考察,体现了大历史观和整体观。强调基于历史-当代-未来的相通性,研究中华文明和非洲文明。研讨会实现了创新突破,有力推动了《非洲通史(多卷本)》和《(新编)中国通史》编纂工作

 

 

图为大会现场

中国非洲研究院 董嘉诚/摄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所方位图
版权所有: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